《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科教 > 正文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要提升

近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科教工作会指出,要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稳步推进疫苗、药物和新型诊断试剂等研发,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科技支撑能力,强化科研伦理和诚信管理制度建设,改革创新医学教育。

防控新冠等生物安全风险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较大,新冠病毒可能会在人间长期存在并不断发生变异,出现免疫逃逸的风险。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继续深入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加强国际科研合作。

具体来说,要加强溯源研究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继续查找新冠病毒来源;深入开展新冠病毒致病机制等基础研究,为筛选有效治疗药物探索突破口;继续加大新冠疫苗的科研攻关力度,加强新技术路线疫苗的技术储备。同时,持续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对全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样本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分享,及时评估变异株对治疗药物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同时,要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协调,建立完善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调查评估、信息共享、信息发布等制度,不断健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制定《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办法》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程序》,修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发布《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十四五”发展规划》等。

提升创新能力与诚信水平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并开展科研攻关,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重大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协同科技部等部门实施第五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功能建设和管理应用,掌握全国底数,提高临床研究整体效能。(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近期对《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并公开印发。

“下一步要以落实这个规范为抓手,深入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科研作风学风专项教育,加强学风、学术道德教育,严肃查处卫生健康系统购买论文、造假等有关科研失信违规行为,处理结果要注重公开宣传,提高震慑力,扭转歪风。同时,要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推动改革完善职称晋升、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各地对于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不端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维护科研工作的严肃性。”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

当前医学教育总体招生规模不小,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与医疗卫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受生源质量差异大、过程管理监管难、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紧缺专业薪酬待遇低等影响,加强培训质量内涵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未来5年,要力争培训住院医师50万人,培养培训全科医生15万人,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重点落实好“两个同等对待”和社会化住院医师签订劳动合同的政策,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把今年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建设年,动员全系统打一场质量建设攻坚战,严格住院医师入口招收、过程轮转、出口结业考核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提升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加大对培训基地的评估和飞行检查力度,做到“常态勿扰”,对基地医院主要领导不重视、基本条件不达标、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质量差的坚决予以淘汰,严重的还要追究属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失职失察责任。

同时,要继续加大全科医生特别是“5+3”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地方政府各部门要强化定向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保障定向生的合法权益;对失信违约的加大行业惩戒力度,严重失信的纳入“信用中国”实行联合惩戒。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推广“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巩固卫生人才扶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继续配合教育部协同推动院校医学教育改革,以需定招,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