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科教 > 正文

冯小明:建议加强我国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韩清华□张丽郭晓宇)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冯小明就“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话题带来了相关提案。

冯小明指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并不断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尤其是“从0到1”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缺少。在冯小明看来,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评价机制不健全、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水平人才匮乏等因素是导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

对此,冯小明认为,应从五方面着手,加强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推动整体科学水平的提高。

一是加强重要领域和方向的基础研究布局。目前,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等支撑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学科,是最薄弱的环节。建议坚持“四个面向”,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布局和投入,重点支持一些前沿又有基础的领域和方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基础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努力开拓技术创新的源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建设基础研究创新基地。面对现在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特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地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建议加强重要基础研究创新基地的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筑牢基础研究的根基,为推动基础研究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继续加大对已有研究基础的原创性前沿领域的支持力度。深度梳理我国已有研究基础的一些原创性前沿领域,给予重点支持,促进更快取得突破。建议加大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促使产生更多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四是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建议加强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稳定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学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基础研究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为基础研究人才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性理论,作出更多原创性发现。

五是围绕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开展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研究。建议加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研究,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原创性的技术,为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和技术支撑。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