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科教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在高校”首场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

本网北京5月26日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浓厚的学党史、讲党史氛围,引导教育广大高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5月25日,由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工作研究分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在高校”首场活动暨北京交通大学“强国之路”主题宣讲在北京举行。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致欢迎词。(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作题为《赓续红色基因 筑梦交通强国》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校曾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增强赓续红色基因的行动自觉,努力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排头兵。作为一所以交通为名的百年老校,北京交通大学从创办之日起即肩负着“收回路权”“实业救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有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爱路报国始终是贯穿交大发展的一条红色主线。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北京交通大学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校史挖掘、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如何挖掘好运用好红色校史资源,宣传好讲述好交大人爱党爱国故事等方面下功夫,指导师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起来,唱起来,讲起来,做起来”。通过开展“党史故事汇”、推出党史故事微视频、微电影,举行师生党史故事讲述比赛系列活动,让师生校友结合党课、思政课、课程思政、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师生校友广泛讲的格局,拓展讲述活动的针对性、覆盖面和影响力。

“强国之路”主题宣讲活动现场。(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在“强国之路”主题宣讲中,7位交大师生校友代表从不同角度开展讲述。党史校史专家李士群带领大家重温了北京交大第一位共产党员米世珍的故事。北京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团长高正礼教授围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历程进行了生动阐述。来自北京交大科技创新领域代表,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蔡伯根教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志明教授、优秀校友代表交控科技高级副总裁王伟分享了亲身经历,讲述了参与青藏铁路建设、服务高铁科研、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创新的经历和体会。教师代表卢文良讲述参与公益事业建设“茅以升小桥”的故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吉娜娜讲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7个故事时间跨度将近百年,汇聚着老中青三代交大人的强国感悟和心声,深深触动着与会师生,成为一堂入脑入心的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大课。

北交大学子现场讲述《中国高铁铺路人》。(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活动当天,由党史学习教育官网、人民网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诵读党史故事”活动正式启动。北京交通大学三位同学相艺、王洋、万家乐现场生动讲述党史故事——《中国高铁铺路人》,呈现了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安全服役创新团队参与全面高铁建设的故事。

教育思享汇主题沙龙现场。(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教育思享汇主题沙龙同期举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官网的相关情况,分享了即将开展的与高校合作联动的活动策划。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内蒙古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宣传部的分管领导、负责同志分享了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做法,结合工作实际亮出“绝招”,并就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研讨。

与会人员围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做法展开圆桌研讨。(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据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在高校”系列活动由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策划推出,旨在用好党史学习教育这一思政“大课堂”,进一步激励广大高校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落实落细、走深走实。本次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在高校”系列活动的首场。

北京交通大学校领导、高校宣传部分管领导、负责同志,媒体记者及校内外师生代表等约50人参加此次活动。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北京交通大学不断创新形式载体,综合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打开模式”。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挖掘红色资源相结合,通过开展“党史故事汇”系列讲述活动,全面整合红色资源,发动师生校友讲好校史中的党史故事,将依托数字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手段,在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制作形成100部红色音视频,建立具有北京交大特色的红色数字基因库、资源库,让宝贵的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扩大红色文化在北京交大师生中的传播力、感染力,激发奋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