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科教 > 正文

医学科普应成为公众对抗疾病的“长效处方”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使得急性传染病、器质性疾病带来的威胁大幅降低,慢性病已经占到总疾病负担70%以上。因此,医生的思路也在转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5月19日,在2022腾讯医学ME大会上,前临床医生、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吴文达表示,疾病诊疗过程的变化,老百姓变成了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相比得病后的主动求医问诊,公众掌握健康知识、积极管理健康,已经变得更加重要。医学科普就好比一张治未病的“长效处方”。

吴文达医学ME大会供图

当下,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医学科普创作,把“治未病”的知识交给公众,帮助老百姓守好自己的健康。吴文达告诉记者,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递医学科普,不仅可以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素养的种子,还能将健康管理落到实际行动上,让科普成为个人的“定心丸”,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成为社会的“防护网”。

医学科普要成为公众的“定心丸”

当公众遇到健康问题之时,一般都会如何处理呢?

感冒应该是公众最为熟悉的例子。有数据统计,每个人一生平均会得200次感冒。根据WHO一项调查,60%以上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然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除了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一般人得了感冒,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恢复和痊愈。所以,“吃药七天好,不吃药一周好”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

“医学科普知识告诉我们,得了感冒,首先充分休息、多喝水,而不是急着往大医院跑;如果感觉鼻塞、咳嗽比较不舒服,可以通过一些非处方药,比如解热镇痛药、镇咳药来缓解症状,但一定要记得,不能吃太多,重复使用的话会导致用药过量;最后,只有出现严重脱水等情况,才需要考虑输液,否则慢慢喝口服液也可以。”吴文达说,不难发现,正确的科普知识,能让人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

作为一位前临床医生,吴文达认为,医学知识科普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更好的自主管理意识,也能降低去医院排队交叉感染的几率,同时也缓解了医生、医院服务系统的压力。“对于当前推行的分级诊疗而言,其真正的‘第一环’甚至都不是社康中心,而是个人健康素养。”

《北京大学学报》一项研究显示,提升个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对于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信息引导体验和人文关怀体验受健康素养影响最大。吴文达强调,不仅是单一疾病的科普常识,也包括挂号、主诉、确定治疗方案等就诊常识,都应该成为个人健康素养的一部分,成为个人面对健康问题时的“定心丸”。

医学科普是医生的长效“处方”

当下,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一方面是对小病的过度警戒,另一方面是许多慢性病患者却普遍存在治疗及用药依从性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说,你用药会严格遵医嘱吗?”吴文达说,很多人一想到医嘱可能就会想到字迹潦草的处方。其实,字迹潦草处方单的背后,也是医疗资源矛盾的一种体现。医生门诊时间非常短暂,经常要一边向患者询问基本情况,解释病情、用药事项,一边开处方。

常规的处方单,一般都会包含具体药物用量、频次、服用方式。但很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和认识,用药时会“大打折扣”。医疗界其实一直就有 “三个月魔咒”之说:再好的药,也没有一个患者用药时间能稳定超过三个月。

吴文达强调,患者的依从性差,带来的后果是对很多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等慢性病的效果不佳。“对于医生而言,在开出实体处方外,补上一剂科普处方十分有必要。疾病成因、病情发展、用药知识,让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理解,依从性更高;此外营养、护理等生活事项的叮嘱,对于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好处。”

让医学科普成为社会的“防护网”

医学知识的科普,除了个体价值、医生诊疗价值之外,更应该放在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公共卫生视野中,其价值也会有更深刻的体现。

新冠疫情以来,世界各国为研制疫苗投入了巨大努力。因为疫苗是降低感染,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最有力武器。但是,很可惜,非科学、不理智反疫苗观念一直存在。在全球,因为错失宝贵的疫苗接种黄金时间,一波波的疫情来袭,不仅让老年人、长期病患者、孩童等高风险人群处于危险之中;也因为大量确诊病例的出现,让医疗服务系统面临严重的挤兑压力。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也对医疗服务系统的承载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在健康问题上,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公众科学认知的建立可以在应对重大健康问题时,形成坚实的‘防护网’,最终每个人都从中受益。”吴文达坦言,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保障居民健康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个人在遇到健康问题时,正确的科普引导可以省去不必要的精力成本。医生为患者提供治疗时,有效的科普连接可以提升依从性、减少复发。公众卫生层面,科普可以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好地分配和使用。

当然,医学科普也充满挑战。健康教育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多个角度,见效周期长;科学上所倡导的健康习惯,往往与人本身基因里的偏好相悖。

要化解这一矛盾和难题,吴文达认为,首先应以权威内容建设互联网医学科普,让良币驱逐劣币;其次是构建社交化连接,帮助医生打造科普朋友圈;最后是应该将知识内嵌入公共卫生服务,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