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广东惠东:以民生为核心 “绣花”治理城市

近日,记者走进泰园社区街头公园,发现这里不仅环境优美,健身设施也很完善,“早点起床走一走、练一练,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家住泰园社区的何大哥说。

近年来,一座座街头公园正悄然走进惠东市民的生活,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市民为此点赞,折射出惠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实效。

当前,惠东正全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通过着力改善城市环境、公共秩序等脏乱差的问题,惠东以民生为核心、“绣花”般推动各项整改行动落实落细,不仅推高了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了市民综合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正跃上新台阶。

惠东以民生为核心、“绣花”般推动各项整改行动落实落细,城市文明程度正跃上新台阶

惠东以民生为核心、“绣花”般推动各项整改行动落实落细,城市文明程度正跃上新台阶

街头巷尾带动城市文明华丽转身

在惠东县城人民路与解放路交汇处,有一座颇具历史韵味的古井——街尾井。这座井始建于明朝初期,因两井并列,一大一小,故称鸳鸯井、珍珠井,又因其坐落在平山老城区的旧街尾,被市民俗称街尾井。

据传,两井隔不盈尺,泉源一脉贯通,但水质却咸淡各异,令人称奇。在惠东人的记忆中,街尾井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贸易繁华,人来人往中热闹非凡。不过,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街尾井井水大不如前,渐渐失去了原有价值,还成为阻碍交通的“鸡肋”。

2018年前后,惠东将街尾井及周边环境进行了重新改造。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美丽宽敞的街心公园,绿植环绕的小广场中央,三个铜像雕塑栩栩如生,静默无言中诉说着历史。市民茶余饭后总会漫步于此,也是社区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

美丽宽敞的街心公园,绿植环绕的小广场中央

美丽宽敞的街心公园,绿植环绕的小广场中央

以文化与自然结合为理念,将街尾井以街心公园的方式改造融入城市发展,是惠东着力于美化和改善市容市貌的典型案例。像这样的街心公园,惠东已建成越来越多。

比如,原惠东县广播电视大学旧址,设置了有景观小品、石凳、健身设施的渔归园公园;泰园片区鞋材东路与宝祥路交叉口,设置了有草坪、凉亭、浮雕景观墙、鹅卵石步道、健身设施等区域的泰园社区街头公园;蕉田社区矮岭村,建设了有凉亭、花廊、篮球场、游园步道等设施的矮岭公园......这些街心公园,不仅周边绿树环绕、环境优美,还有健身、观览区域,既体现了城市的文化艺术气息,又突出了街头公园的游憩娱乐功能,真正实现可观、可游、可赏、可憩。

当前,大数据中心、新材料产业园、两大科学装置等大项目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惠东成崛起之势,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相伴而生的,是广大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凸显。

随着街心公园、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的出现,补齐了影响惠东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是城市发展理念转变的写照,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表达,体现了惠东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执政为民发展理念。

“围绕县城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绿色宜居生态格局,我们将继续推进县城规划区系列街头公园建设。”惠东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内,惠东还将建成5处街心公园,另外再开工4处、规划5处,形成城市公园环绕;同时,惠东将加强已建成交付使用街头公园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全面提升县城的景观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全力建设美丽家园。

多姿多彩的墙绘,成为创文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多姿多彩的墙绘,成为创文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垃圾分类成农村新风尚

“家园整洁人人有责、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近日,在惠东的许多村庄,乡道旁的垃圾桶已经“大变样”,从以前的垃圾桶、垃圾池变成了四个颜色不同的新型垃圾箱;更细心的村民还会发现,村里的村规民约也多了一条内容,垃圾分类已经被写入村规民约。

垃圾分类进农村,是今年惠东全县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一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县290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工作,并通过村(居)务公开栏、LED、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群众展示;同时,全县各村(社区)均设置了定点垃圾回收点,并配置“生活垃圾分类公示牌”和新型垃圾分类桶。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市民的生活环境,也是一座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向发力、多管齐下。

当前,惠东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基础工程。该县根据实际编制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联动协调机制,并从宣传动员、环境整治行动等多个角度组织发动全县人民共同参与。

5月,惠东出台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指引,揭开了绿色环保理念的时代序幕;6月,惠东启动生活垃圾分类“五进”(进社区、机关、校园、企业、乡村)宣传活动,全县掀起垃圾分类大行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

与此同时,惠东还着力提高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满足更高标准的垃圾分类要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惠东正加快“大分流”和“小分类”的垃圾处理运输设施建设,今年底前将分别建成年处理能力50万吨以上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理场,以及日处理能力50吨以上的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力争在2022年底前,实现破旧衣物回收网络100%全覆盖。

事实上,对政府部门来说,垃圾分类还带来了全新的社会治理课题。尤其在规避政策引导出现“一刀切”、“一阵风”等不良现象方面,惠东正着力做好改革创新的文章,下足“绣花”功夫。

“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迅速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各类设施,全面落实工作责任,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为日常生活新时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惠东已经确立了长远的建设目标,最终要形成链条流程,将前端分类投放,到终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各类设备设施统一标准,逐步完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长效垃圾分类机制,真正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做好办实。

文化墙增亮城市底色

在惠东县城平山街道城东社区,昔日脏乱差、满墙“牛皮癣”的墙面正在被干净整洁的墙绘取代,社区文明和谐新风扑面。

日前,记者来到平山街道城东社区看到,社区内的不少墙壁上,画了内容丰富的漫画,“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一些正面的社会观是漫画里的主要内容。平山街道城东社区两委干部告诉记者,原来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牛皮癣”小广告,严重影响社区美观,于是,用墙绘赶走“城市牛皮癣”的想法便产生了。

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到欣慰的是,自从彩绘墙完工后,便很少发生乱涂乱画、乱贴“牛皮癣”等人为破坏的情况,居民们主动且自愿加入到保护墙绘的队伍中来。多姿多彩的墙绘,为邻里间情感沟通搭建了桥梁,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成为创文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城东社区今年创文工作一大亮点。当前,惠东密集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整治腾空间、提档次、促形象,全面营造安全、有序的城市市容环境。无形中,也让广大居民更加关注生活周边环境,形成了自觉遵守文明道德规范,共同创文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6月份以来,惠东共出动车辆170多车次、工作人员420多人次,依法拆除未经许可、违规设置、超期设置或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户外广告招牌3900多个,有效消除违法违规户外广告带来的“视觉污染”,进一步刷亮城市“天际线”。

与此同时,惠东持续开展夜间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力求“白”加“黑”市容秩序双提升。近一周来,共整治夜间占道乱摆卖流动摊档590多档,规范跨门店经营商铺610多户,清理乱设置移动广告招牌170多个,清拆横幅、布幔60余处,清除乱堆放杂物250余处。

市容市貌是展现一座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窗户,也是体现城市文明的关键。一座城市能否有效引进人才落户、能否吸引项目投资,市容市貌是肉眼可见的直观标准。当前,惠东正阔步前行在重返一流行列的道路上,是吸聚物流、人流、资金流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市容市貌是不可或缺的加分项。

如今,随着各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个干净整洁、安全有序、舒适优美的市容环境,正在全县市民眼前呈现。惠东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环境提升整治行动为抓手,积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以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勇气和担当,推动创文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座“天更蓝、水更清、树更多、街更净、路更畅、夜更美、城更靓”的现代文明城市,正成为美丽惠东的新标签。

【通讯员:黄少卿、叶衍达】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