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衣食住行事事关乎百姓冷暖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连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民生保障更加坚实,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活,对连平人民来说,已经从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生活。
【关键词:交通】
条条大道托起致富新希望
一条条通达的农村路连起一处处民居,群众出行更加方便。近年来,连平县深入实施交通产业大会战,持续扩大交通战果,扎实谋划“南接珠三角、北连大内陆”的粤东北交通枢纽,不断完善交通路网,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
“以前别说到县城,就是到镇里,一路颠簸要将近两个小时。”近日,记者到连平县陂头镇贵东片区采访,回忆起过去的日子,贵塘村村民们深有感触。陂头贵东片区位于连平县西北部,与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交界,距离陂头镇大约20公里,距县城大约50公里。该片区原来是一个独立建制的镇,涵盖了陂头镇贵塘、塘田、蒲田、大华和花山5个行政村五六十个自然村。
因位置偏远,交通问题一直是贵东片区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以前,村里想要的物资进不来,产出的优质农产品也运出不去,村民们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许多群众买东西、看病,宁愿跑到邻近的韶关,也不愿意到镇里或县城,出行难成了几十年来当地群众面临的最大困难,也造成了当地群众一直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
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服务于“三农”,对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发家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连平县委县政府对此有着清醒认识。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内畅外联、互联互通”为统揽,以“精准扶贫、交通先行”为抓手,围绕“四好”要求,落实“四高”标准,补短板、打硬仗、求跃升,全力抓好农村路网建设。
“我平常都会自己种一些农产品用摩托车运到街上去卖,之前我们村到街上的路没铺好,坑坑洼洼的,非常危险,现在路修好了,就方便了许多,时间也缩短了。”贵塘村一村民说道,道路的修建不仅方便了大家到镇上卖农产品,同时也使一些商贩更加愿意到家门口收购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言语中,该村民对这条去年刚修好的到镇上的道路练练点赞。
据了解,过去五年,连平县先后完成了大广、汕昆、武深高速公路建设,加上原有的粤赣高速,该县已构建了“三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成为粤东西北高速公路路网最完善、里程最长的县区之一;同时,该县还先后实施了县道161线陂头至贵东段路面改造工程、县道164线东源黄沙至洋塘段路面改造工程、县道185线隆街至雷公礤段路面改造工程、省道341线连平隆街至新河村段改建工程(原县道162线)等多个公路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国省县乡道路改造18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20公里。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到“畅”,“四好农村路”成为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群众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在实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解决好群众出行难问题的同时,连平县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稳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路通是福,路通即富”,全县30个省定贫困村也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群众都过上了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医疗】
用心用情撑起健康“保护伞”
“以前看病,条件真的差,医生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也不能拍片。但现在不一样了,医疗水平提高了,生病也不用大老远跑到其他地方去看了。”谈及县里如今的医疗卫生情况,病友江老太感慨道。
日前,88岁的江老太左肾结石造成左肾积水并感染,到连平县人民医院就医。由于她年龄大,身体虚弱,在肾上“打洞”进行碎石取石的传统手术显然不适合。幸运的是,就在5月,县人民医院引进了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输尿管软镜镜体柔软,其末端可灵活伸直和弯曲,在对身体几乎无创伤的情况下,经过尿道处理肾结石。随后,县人民医院为江老太实施了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这也是这套系统引进以来完成的首例手术。因手术创伤小,江老太恢复非常好,术后次日便顺利出院。
近年来,连平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思路,积极稳妥各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破除“以药养医”难题。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大幅度降低药品耗材价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本药物使用覆盖率达100%;开展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进一步降低药品、耗材采购价格;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医疗费用结构,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县人民医院、120指挥中心迁址新建和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建设,完成了11家乡镇卫生院、149家村级卫生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了镇、村远程医疗平台。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发热门诊(或诊室)建设,2间发热门诊改扩建项目和15间发热诊室建设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县疾控中心、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已建成核酸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完成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建设和预防接种标准化建设;建立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以及优抚对象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象,除0至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等以往重点服务对象外,其他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也纳入管理对象。
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构建了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为辅助,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站为最后一站的以点带面的辐射式体系。县中医院发挥龙头作用,积极发展中医专科专病专药特色,重点加强中医骨伤科、理疗科的建设;其他医院设立中医科及中药房,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诊室,提供中药理疗、中药制等中医药服务;村卫生站能够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等简便价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疗法,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
【关键词:教育】
育人之舟行稳致远筑梦未来
初夏六月,和煦的阳光下,连平县元善镇元善中心小学欢声笑语,绿树环绕的校园,明亮宽敞的教室,洁净开阔的操场,朝气蓬勃的师生……无不让人感受到这所学校的活力。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所学校还窝在县城环城南路口一个小角落里,校园面积小、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在2016年搬入新校区以后才得以逐步改善。
“学校各项基础设施都更加完善了,硬件上比起市里的学校也丝毫不差,现在的孩子们都非常幸福。”说起近年来连平教育事业的进步,已经从教师岗位退下来好几年的麦老师忍不住赞叹道。
教育是民生之基,推进教育现代化是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连平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推进教育现代化,扎实推进教育领域各项改革,新建了元善镇中心小学等一批学校,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9所,新增中小学校学位2160个,教育资源明显优化,13个乡镇全部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在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地区高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连平路径。
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近年来,连平县学前教育坚持走“广覆盖保基本”、公办民办并举、改建新建同步之路,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兴的办园体制,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体系,顺利完成了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截至目前,全县有规范化幼儿园76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2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325个,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8.25%,实现了“幼有所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缩小校际差距,连平县通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等,不断改善学校硬件。同时,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师资水平等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目前,该县已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2020年,全市升中考中,县一中、隆街中学、上坪中学被评为全市教学质量优胜奖,占全市获奖学校的1/3,义务教育实现了均衡发展。
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连平县把发展高中教育当成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超过1.5亿元用于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目前,连平中学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附城中学和忠信中学均为“河源市一级学校”,优质普通高中占比达100%。2019年,连平中学荣获“河源市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2021年,全县高考实现重大突破,全县本科上线人数706人,本科上线率41.41%,比去年增加125人,同比增长28.2%,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特殊线入围人数103人,同比增长46.3%,全县600分以上人数3人,实现了该县多年来无600分以上高分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