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残助残 携手走在阳光路上

志愿者陪同残友到烈士陵园祭扫(资料图)

扶残助残 携手走在阳光路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编者按12月3日是第三十个国际残疾人日。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记者从城市无障碍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写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残疾人的心声。

设施无障碍 城市更有爱

安阳融媒记者 邓娴

无障碍通道、人行道上的盲道引导、公交车上的可移动坡道……我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在逐步改进、完善。11月26日,记者对我市的城市无障碍环境打造进行了相关采访。

在中华路与德隆街交叉口西北角,人行道旁有一个音响,不停地发出“滴滴滴”的声音。记者留意了一下,这个音响发声节奏不同,当交通信号灯为红灯时,音响发出较慢的“滴滴”声;当交通信号灯为绿灯时,音响发出节奏较快的“滴滴滴”声,好像催促行人赶快行走。记者向多名行人打听,都不知道这个音响的作用。经常组织残疾人活动的“八号公益”组织负责人杜海东告诉了记者答案,原来这是盲人过街提示音响,盲人根据音响提示安全过马路。

在永明路与迎春东街交叉口附近,公共卫生间门前设有无障碍通道,地面和墙壁上都有“无障碍通道”的字样和标识。公厕内有无障碍卫生间,空间宽敞。不仅如此,记者发现,其他道路上的公共卫生间也都有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卫生间,为残友提供方便。

在市人民医院新院,电梯内不仅地方宽敞,容得下坐轮椅者进出,而且,按钮有两排,除了门旁的按钮,里边扶手上还有一排横向按钮,供坐轮椅者操作,按钮上有盲文。另外,电梯内正对门的一面是镜子,坐轮椅的残友从镜子里就能看到电梯到几楼了。

志愿者陪同残友到殷墟游览(资料图)

在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东西入口处虽有石墩阻挡,但旁边留有无障碍通道,台阶处有坡道,方便坐轮椅的残友进出广场。该广场负责人姚宏介绍:“广场是群众活动的场所,以前经常有车辆在广场内穿梭,对群众来说很不安全,在广场放置石墩就是为了阻止车辆在广场内穿梭。同时,在太极广场的东西入口、‘两馆’北边的东西入口都有无障碍通道,方便残友进出。”

当天晚上,1路公交车司机崔朝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照常对车内卫生进行打扫。他告诉记者:“公交车后门有踏板,如果坐轮椅的乘客需要,可以放下踏板,成为可移动的坡道,轮椅可以从坡道上公交车。”记者从安阳公交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公交车带有踏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对无障碍环境的打造正在日益完善,这也是很多残友认同的。但是,也有残友反映,在一些公园、广场、商场、饭店等周边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盲道被占用,给残友出行和生活造成不便。他们希望,城市无障碍设施能够进一步改善,让城市更加有爱。

文化助残 点亮生活

安阳融媒记者 高倩

文化教育可以为成长赋能,让梦想成真。对残疾群体来讲,文化教育有何价值?我们应如何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让残障群体更好地融入进来,共同享受社会发展福利?昨天,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一些特教老师和网友。

“文化教育不仅能丰富知识,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能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有着23年教龄的梁琰老师现任安阳特殊教育学校团委书记。她说,之前她的一名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直到参加了省里的舞蹈比赛,获奖后女孩子很受鼓舞,像变了个人,各方面积极了很多。“学校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孩子们入学后可以接触到各种专业,慢慢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梁琰说,教化育人,文化教育重在引导。文化活动、文体比赛等丰富了生活,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勤奋,激发了自驱力,继而更加努力。老师也会通过身边小事引导他们懂得感恩、分享,学会自立、自强。

手绘长卷活动中,康复教师在辅导幼儿画画(尚丽兰 摄)

作为一名康复教师,尚丽兰认为,教师素质提升、家长认知发展、文化日益丰富……社会发展给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们创造了更好、更多的条件。学校开展过很多文化活动,如画画、读绘本、表演情景剧等,孩子们特别开心。“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后,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丰富的文化活动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这也是他们渴望的。文化教育缩小的不仅是认知层面的差距,也为孩子们营造了更加幸福的童年。”尚丽兰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再多一点耐心,开展更多适合他们的艺术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网友“雅雅”说:“文化教育丰富了我的生命和生活,让我有了回报社会、帮助他人的能力。大力发展针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教育,让我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满足了我的生活与精神需求。”“文化教育让我有能力实现教书育人的梦想,可以用所学知识助力孩子们成长。”网友“娇娇”感叹,残障群体也期待能够好好生活、学习,拥有精彩的人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应当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社会应该给予他们获得同等文化教育的便利条件,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我喜欢音乐,曾经为收集名家的盲文曲谱花费了不少力气。”网友“涵涵”建议,在盲文教材或其他工具书方面,希望有更多适合特殊群体的。另外,建议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能够为残障群体增加一些盲文宣传资料、手语讲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惠及更多群众。

网友声音——

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安阳融媒记者 高咪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设立这一节日的初衷,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大家是否关注过身边的残疾人?如何让残疾人更有尊严地生活? 11月29日,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网友。

“现在经常能够看到一些超市或商场门口进行坡道改造,设置无障碍通道,为残疾人生活带来便利。” 网友“点点”表示,人性化公共设施的完善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从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等公共设施,到社区公益助残讲座、线上心理辅导等暖心服务,城市正在逐渐满足残疾人士的生活需求,让他们生活得更舒心、更便利。

在网友“莉莉”看来,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不仅要有看得见的公共设施,更要有看不见的公共服务。让残疾人融入社会,靠自己的双手过上美好生活,这样的城市才有温情和力量。“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帮助残障人士的公益组织或志愿者服务站。前不久,我在‘八号公益’群里看到一个免费开展技术培训的项目,有不少残障人士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改善生活。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帮助残疾人的生动的例子。残疾人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一份爱心,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采访中,也有网友认为,关爱残疾人,作为一种理念和共识,要义在于平等。网友“西沙”认为:“残疾人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有一颗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心。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关爱,更需要得到尊重。” 网友“无忧”认为,随着智能设施、人工智能等不断涌现,残障人士也能享受城市的便利和进步。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线上客服等从业者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残疾人的身影。只要他们具备从业资质、通过了行业准入门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我们都要从内心深处尊重残疾人的劳动、价值和平等工作的权利。

当然,残疾人要过上美好生活,更离不开自身的自强不息、追梦不止。网友“凡凡”身边有不少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残疾人,他们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选择咬紧牙关、奋勇拼搏,最终赢得了自信和自尊,也活出了精彩,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