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江苏南京:公厕新改建,勾画“民生新风景”

“厕所革命”以来,南京已累计新改建1246座城镇公厕、2180座农村公厕

位于江北新区百润路与浦洲路交叉口处的复合式驿站公厕效果图。

今年,南京市新改建24座城镇公厕、8座农村公厕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公厕布局水平、设施水平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南京市还积极开展56座公厕的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人性化“写”在方寸厕所的角角落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市自2017年起大规模开展“厕所革命”以来,已累计新改建1246座城镇公厕、2180座农村公厕,并吸纳了1180座社会厕所加入厕所开放联盟,南京市建成区公厕密度已超过4座/平方公里。

厕所方寸小,民生惠万千。推动“厕所革命”,南京久久为功,让其始终与城市建设的脉搏一起跳动,变曾经的“民生短板”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

A 今年又新改建24座城镇公厕

从“单一”向“复合”创新

还江于民、造福于民,近年来,南京为提升长江南京段功能品质,正着力建设滨江风光带,八卦洲长江大桥段至大胜关长江大桥段的滨江地区,正成为南京最佳的形象展示窗口、最重要的市民休闲区域、最具潜力的旅游目的地。

滨江岸线美了,人流量大了,如厕需求也高了。“建设高标准的公厕是滨江风光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滨江风光带的服务档次,美化区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鼓楼区城管局相关人士介绍,此前,鼓楼滨江风光带红云桥至涵碧楼酒店段约3.8公里范围内,仅有2座公厕,其中一座位于渡江胜利纪念馆内,另一座距红云桥约1000米,另外约3000米岸线范围内没有公厕,让到此活动休闲的居民倍觉不便。为进一步完善滨江风光带公厕配套,今年两座环保生态公厕正式亮相,一座位于水源保护区指示牌北侧,一座位于滨江风光带宝船印象广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同于街头亮相的用砖头、瓷砖等砌筑的普通厕所,这两座公厕均是一体化可移动式,外墙为生态木浮雕板材质。原来,因公厕所处位置在长江水源保护区旁,故采用生态环保公厕,通过泡沫封堵技术封堵下方处理设施及管路,在发酵箱内利用微生物对粪便进行发酵、分解、除臭等,将大小便降解为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及少量残渣。虽然这两处公厕面积均不超30平方米,但相关设施“应备尽备”,共设置了3个无性别厕位,1间管理间,1间无障碍间。除了泡沫封堵式厕具、灯具、尼龙抗菌扶手、衣帽钩、手纸架等,还配置了整容镜、如厕情况显示屏、手机置物架等。据悉,这两座公厕都是在工厂生产完成,吊装至现场,在接通电源后投入使用,并采用光感应照明,有效实现了节能降耗。

包括上述鼓楼滨江风光带,在游园绿地、车站、停车场等人流密集地段补建一批公厕,成为我市近两年来完善城镇公厕布局的重点之一。

眼下,市民前往浦口区星甸街道湿地公园,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别具特色的崭新公厕。这座位于公园停车场、占地80平方米的公厕,采用与周围建筑风格相匹配的外观设计,其间设施也十分注重适老化和适幼化,采用防滑材料铺设无障碍坡道,针对老人、小孩需求调整扶手、便器高度……“这里人来人往,如厕需求高,以前大家‘急需’时总是焦急地到处找厕所,现在过来玩不用担心了。”不少市民表示。

位于雨花台区龙藏大道与凤集大道交叉口北侧一处新建公厕计划年底投用,“这座公厕建成前,周边3公里范围内都没有公厕,而龙藏大道、凤集大道是雨花开发区境内的主要干道,过往市民及前往蛤蟆石沟河景公园游玩的市民都有如厕需求。”雨花开发区城管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此处公厕按照一类公厕标准而建,还将是一座零能耗公厕,通过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在天气好的条件下可实现用电的“自给自足”。

在不断完善布局时,南京市新建公厕还在不断契合城市发展不断创新——

即将投用、位于江北新区百润路与浦洲路的交叉口处的公厕不仅满足市民游客的如厕需求,还充分利用廊下区域为市民提供休闲、阅读、交流等多项服务。“本着人性化、智慧化、便利化的设计理念,将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有机结合,从而打造融合如厕服务、休息服务等多个功能的复合式驿站公厕,通过营造智能、洁净、舒适的高品质环境,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处公厕投用后,将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需求,也将打破大家对于公厕功能单一的刻板印象。

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起,该区探索建设复合驿站式公厕,截至目前,已建设了3座廊下区域、驿站空间、公厕结合的复合式建筑。其中,位于大厂街道健民路与晓山路交叉口的驿站式公厕已率先投用,除了设置男女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精心打造的驿站空间集城市治理志愿者驿站、安康驿站及江小虎红色驿站三个驿站功能于一体。公厕的廊下空间还布置了桌椅,方便居民闲坐休息。

完善布局,不断创新,市城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内,南京市共计完成24座城镇公厕的新改建。而自2017年启动“厕所革命”以来,南京市累计新改建的城镇公厕已多达1246座。新改建过程中,均按照“一厕一方案”的要求进行设计,提升公厕形象。其中,一类公厕均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实现婴儿护理台、儿童座椅和无障碍设施、紧急呼叫按钮等功能一应俱全。公厕的管理服务水平近年来也大幅提升——环卫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每日16小时保洁(6时—22时),有条件的还提供休息座椅、爱心伞、便民服务箱、自动擦鞋、手机充电等服务。

B 一批农村公厕“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成色更足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在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中,“厕所革命”不仅悄然改写着农村的面貌,也成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南京市在不断优化城镇公厕布局,提升居民如厕体验时,也大力推动农村公厕的新改建。仅在今年,六合、浦口等地区就有8座农村公厕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位于六合区横梁街道王子庙社区的柏石公厕,改建前是一座通槽式卫生公厕,内部设施设备老旧,让居民如厕感受到种种不便,今年在充分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后,并结合公厕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番“手术”,设置了男女厕间及工具间,其中,男厕配置成人小便尿斗2个、蹲便器3个;女厕配置蹲便器3个;每个厕位设有独立隔间,配备纸篓,方便居民投放垃圾。门厅设置了洗手池,上方安装镜子,方便居民洗手整衣。位于该区龙池街道的李姚村公厕在改造中,不仅告别了通槽式,打造了男女厕间和管理间,还在男女厕间各设置1个无障碍厕位,并安装无障碍扶手,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和特殊人士如厕,公厕内还分别设置成人洗手池和儿童洗手池,同时满足成人和儿童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为用一场“革命”彻底改变农村厕所的脏、乱、差,在“小厕所”里写好民生“大文章”,2018年,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南京市全域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明确,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域厕所进行提档升级,推进厕所建设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基本建成“数量达标、分布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厕所服务体系,其中每个涉农社区、行政村至少有2座无害化卫生公厕,基本缓解农村公厕“脏、乱、臭”等问题。“每个涉农社区、行政村至少有2座无害化卫生公厕的目标前几年已早早完成,全域内的老式旱厕已全部停用拆除或进行改造,目前进行的工作就是推动卫生公厕逐步向三类公厕改造,其中,今年已完成6座农村卫生公厕的改造任务。”浦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科科长邹尊宇告诉记者,今年改造完成的6座农村公厕包括:位于明因寺社区的西街公厕、位于百合社区公所组的公所公厕、位于侯冲社区牛王殿组的牛王殿公厕等。均改通槽式厕位为独立式厕位,建成男女厕间、工具间、管理间等,并增设无障碍设施。

改造中,在将“群众要什么”与“政府建什么”进行精准对接时,南京市还不断加强农村公厕的日常管理,“每座公厕都由社区安排专人进行每日不低于两次的保洁,努力使建设、管护的全过程让群众顺心满意。”邹尊宇表示。

C 56座公厕完成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细微处写满“暖心”

不同于一批公厕从里到外“焕新”式的改建,今年南京市56座城镇公厕通过对厕门加宽、加装扶手等小小改造,在细微处缔造“温暖”,提升了“一老一小”的如厕体验。

居住在后宰门84号的张奶奶今年已经81岁,每天早晨习惯绕着香林寺路走走,香林寺公厕是她出门锻炼几小时内的必到之处,“这里不仅每天打扫得很干净,而且充分考虑到了老年人的如厕需求。”张奶奶指指第三卫生间的智能坐便器告诉记者,因腿脚不太方便,蹲坑非常费力,这个智能坐便器解决了她的大麻烦。

记者在现场看到,空间不算大的香林寺公厕设置了男、女厕间、第三卫生间和残障卫生间。为方便轮椅进出,第三卫生间的厕门进行了拓宽,其间设置了儿童座椅、婴儿护理台、儿童坐便器,在传统坐便器上还加装了智能马桶圈,带有自动感应开盖、自动清洗、紫外线消毒、座圈加热等功能,让市民如厕更卫生、更安心。第三卫生间的各处均安装了无障碍扶手,方便老人、幼童独自如厕、起身和坐下。在公厕大厅内,安装了智能屏,实现人流计数及厕位占用情况等的可视化,便于公厕管理人员更好地对公厕进行维护清扫,还加装了两张座椅,方便如厕老人暂时坐坐歇歇。另外,还配备了轮椅、手杖等设施。而公厕大厅内的洗手池除了普通高度的台盆,还有适合儿童洗手的台盆。更为暖心的是,洗手台的每个拐角处都加装了“防撞贴”,防止儿童因不小心磕碰而受伤。

格栅门窗,白墙灰顶,位于雨花台区贾东村附近的凤台广场内古色古香的公厕,前不久也完成了适老化、适幼化改造。雨花台区市容环卫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雨花台区城管局对全区60座公厕进行了摸排,首批确定了对6座周边老幼人群比较密集、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的公厕进行适老和适幼化改造。适老化改造包括拓宽厕门、增加扶手、手杖等设施,将原有地砖改为防滑地砖,增设辅助平稳站立和行走的手杖等;适幼化改造则是增加儿童卡通贴纸、书包、衣物挂钩等。

南京市城管局设施建设处处长朱亚楠介绍,进行公厕适老化和适幼化改造是南京市“厕所革命”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环卫公厕建设工作的精细化与人性化水平。“根据‘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试点’工作要求,本轮改造重点关注服务老幼人群较多、配套设施短板明显、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环卫公厕,尤其是城市窗口地区、游园广场等人流活动聚集空间。”她介绍,依照现行标准,并结合本市环卫公厕实际,该局精心制定了改造试行标准,改造项目以功能目的,划分为通行顺畅、如厕便利、安全保障、布局改善、辅助设施、智能监护等六大方面,保障老幼群体通行顺畅、如厕便利。

短评: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变迁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承载着民生的大文章。南京市在推进“厕所革命”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再次证明了关注并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一环。

厕所虽小,却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尊严。长期以来,公厕设施落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一直是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短板”。“厕所革命”的成功实践,是南京市城市治理理念转变的缩影。它告诉我们,城市治理不仅要关注宏大的规划与建设,更要着眼于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从细微处入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我们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厕所革命”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的公共服务设施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进行适时的更新与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感。(顾小萍)

http://nj.wenming.cn/wmcj/202412/t20241217_8766757.shtml

(编辑:萧鼎  审编:益申合)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