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郁伍林——(引题)
民族文化让乡村旅游发展有了“魂”(主题)
云南日报通讯员 秦楷第 记者 瞿姝宁
“代表,你们这个‘哦得得’是哪样意思哦?”
“这个相当于我们怒族的语气词,有‘慢慢唱’的意思,现在已经成了我们怒族民歌的曲牌名。”
见到记者,这位来自怒江大峡谷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郁伍林略显羞涩。但聊起怒族民歌、聊起老姆登村、聊起旅游民宿,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郁伍林从小就能歌善舞,常被选为怒族代表外出展示民族文化。1997年,他回到家乡,想为传承发扬怒族文化做更多的事。他潜下心来,经常去拜访村里的老艺人学习怒族传统文化,并进行挖掘整理、练习掌握。经过多年钻研,他掌握了几十种达比亚舞的跳法,现在达比亚舞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留住民族文化,就需要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郁伍林从28岁起开始收徒传艺,每年寒暑假都在村里开设非遗传承班,村里很多孩子从小学起跟着他一直学到高中。2007年以来,郁伍林担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部分学校的课外非遗辅导员,传授怒族歌舞并宣讲怒族传统文化。
“老姆登”是怒族话的音译,意思是大家都喜欢来的地方。郁伍林是老姆登村第一个吃上“旅游饭”的人,2001年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客栈。“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客栈火了以后,不少乡亲来我家里取经。”郁伍林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经验。从客栈选址到楼层设计,从内部装修到房间布局,从打扫卫生到整理房间,他都手把手教乡亲们,尽心尽力带动身边的群众发展农家乐创业,走共同致富的路子。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给游客提供吃住服务那么简单,还要有民族文化特色,这样乡村旅游发展才真正有了‘魂’。”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郁伍林开启了“非遗+旅游”的探索,在客栈内设立了怒族文化展示厅,展示以往的农耕生产生活用具。他还组建了非遗展演团,有游客时组织演出为游客们表演,空闲时排练节目,带着乡亲们“自娱自乐”。
“过去几年,我们老姆登村发展起特色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到热情淳朴的怒族文化,不仅促进了非遗传承,还增加了村民收入。”郁伍林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游客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93997118272512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