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山西大同新荣区魏官元获得“2024年度法治人物”称号

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4日晚,《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法治人物》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0位“2024年度法治人物”和6位“2024年度致敬英雄”揭晓。其中,山西大同新荣区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长魏官元荣获“2024年度法治人物”殊荣。“耐烦所长”“摩托主任”“魏司法”,这些称呼都是老百姓对魏官元的爱称。

“普法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法治思维”,大同市新荣区司法局西村司法所长、西村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魏官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西村乡田间地头、群众炕头,常年都能看到魏官元颠簸忙碌的身影,尽管肢体残疾给他带来诸多不便,但他身残志坚,三十年如一日,在基层法治和人民调解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累计调解成功各类纠纷242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8%,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损害赔偿、经济纠纷、侵权纠纷等越来越多,这些纠纷均涉及“算账”问题,“事情”到底该赔偿多少钱,法律如何规定的?“算不清账”就会导致调解难度加大。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光靠热情,还要有过硬的本领。为了提升依法调解的能力,魏官元参加了山西大学法学本科的系统学习。在调解中,他强调“法”字当头,首先是依照法律规定“算清账”,再进行疏导,避免了一味和稀泥式的调解。

通过多年的调解实践,魏官元总结了“三·四”人民调解法,即:三看四字法:“三看”,即:看人、看事、看因;“四字”,即:“法、理、情、巧”,使自己的调解技术更加娴熟,成为远近闻名的金牌调解专家,他在全区开展调解知识讲座,毫无保留传授调解经验,推动了全区广大调解员的调解技能。

魏官元常说:“群众的纠纷看起来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处理不好轻的结怨记仇,重的打架斗殴,甚至闹出人命。多年来,每次化解了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看到群众感激的目光,都倍感成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因为我觉得值。”(张选)

https://www.cnr.cn/sx/dslb/20241210/t20241210_527004392.shtml

(编辑:萧鼎  审编:徐豪)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