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李慧 通讯员郭云 高均柱)当阳地处大巴山东麓及荆山以南,是典型的革命老区,作为当地一所“小有名气”的中学,当阳一中有不少来自老区农村的孩子,家庭困难,在几年前,就曾有学生靠吃咸菜、馒头度日,还有学生因为家境贫寒直接放弃了学业。
然而近日,当阳市慈善总会收到100余封特殊的感谢信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信来自当阳一中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为什么会写这些信?当阳一中做了什么?
拓宽渠道 确保扶贫资金到位
从五年前开始,当阳一中每年都要实施“温暖工程”,组织全校师生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但因贫困生人数较多,落实到人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每年仍有少数学生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学业。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当阳一中成立了贫困生资助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下设资助办公室,由政教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
截止目前,当阳一中有200名“阳光生”受到了资助,资助金额累计达108万元。同时,广泛发动单位或企业捐资助学。2013年以来,当阳一中先后联系了校园超市、 市移动公司、新华书店等近十家单位或企业,每年出资近20万元,分别资助60名“堆蓝班”、“移动班”的学生。四是发动爱心人士、优秀校友在学校设立专项基金。
与此同时,该校不断强化扶贫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当阳一中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贫困学生进行分类归档,确保资料齐备,资金落实。对于国家和政府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集中支付、封闭运行”,通过“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将拨出资金打到学生帐户上,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对于企业或个人捐助,实行定人管理,采用“一对一”、“一对二”等形式,避免资金流失;对于奖(助)学金,由学校先提交名单申报、获得批准后再提取现金当场支付,切实保证了扶贫资金落实到位。
三年来,学校累计发放的各项奖助学金接近1000万元,累计资助、奖励学生达3000余人次。
规范流程管理 “扶智”卓有成效
为了确保奖助学被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里,在申报流程中,当阳一中从初中开始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以学校“阳光班”招生为例,为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学校在阳光班招生过程中,要经过摸底、申报、审核、走访、审批等程序,整个过程阳光操作,精细精准,做到了公平、公正、透明,确保对象一定是“特困生”。
对进校之后新产生的贫困学生,学校通过联系单位、企业或爱心人士,采取“一对一”、“一对二”定点资助的方式,解决其求学资金问题。
近年来,有不少扶贫对象考取了顶尖名校。2014届的阳光生严汀沄、吴帆两名同学在高考中分别获得宜昌市县市区一中理科和文科的第一名,双双考取清华大学;2015届王志超同学以665的高分考取清华大学。2016届仅阳光班600分以上的就有13人,其中李贤峰、丁盛洁、杨卓宇均以666分的高分分别考入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
身心两手抓 助贫困生健康成长
确定扶贫对象、解决扶贫资金并不意味着就解决了精准扶贫的一切问题。教育关乎精神和心灵的格局,精准扶贫工作中最难做的工作是精神扶贫、心理扶贫,当阳一中在这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
为了解决贫困生普遍存在的自卑情绪、心理脆弱、缺乏自信、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等问题,使学生真正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当阳一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标本兼治。
一方面,当阳一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力度,增强班主任的爱心和责任心,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性别及不同心理状态在科任教师中寻找成长导师,建立导师制,学校建立成长导师制的目的有三:一是思想上引导,即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言行举止上的细节表现,帮助并指导扶贫对象形成诚信、感恩、责任感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效防止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关心扶贫对象的身心健康的同时,当阳一中也没有忽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并帮助其做好化解工作,使其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生态。在学习上,即关注扶贫对象的学业水平及个性发展,指导其进行学情分析,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等。
不仅如此,当阳一中还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备课组;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开设了信件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项目,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或困惑;同时邀请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凯教授每年为学生作心理辅导报告,不断改良学生的心理环境。
扶贫扶智,育人树人,当阳一中从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全方位成长的角度出发,探索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模式。当阳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徐家森表示:今后,当阳一中将继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从而让教育浸入学生的心田、浸入人际之间,以实际行动和成效促进当阳教育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