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境内的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有这样一处“风景”: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片连绵10000多亩的草方格沙障横空出世,将扩张的沙漠阻断,在这道坚强的“绿色长城”护佑下,“长城”内,成片的红柳、梭梭等沙生植物正茁壮成长,西瓜、辣椒、西红柿等果蔬更是长势喜人。这里便是坐落于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的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装备试验基地。与以往的人工作业不同,这片草方格沙障是由“固沙车”铺设的,开启了人类机械化治沙的新时代。2016年,该试验基地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
机械固沙车现场铺设草沙障
机械化治沙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世界难题之一。
为了锁住这条“黄龙”,人类与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抗争,创造了一系列实用治沙技术,草方格沙障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增加沙地表面的粗糙度,可削减风力,使之无力携走疏松的沙粒,在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截留降水,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自推广应用以来,草方格沙障在中国沙漠治理、交通线建设和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治沙界的广泛推崇。然而,以往它都是依靠人工铺设的,效率低,费工大,固沙成本高,因而限制了其作用更大程度的发挥。
而在人类推进固沙治沙事业的同时,由自然主导的荒漠化也在不断加速——自然主导的沙化和人类主导的绿化始终在“赛跑”,绿化的速度只有超过了沙化的速度,人类才可能赢得这场比赛的主动权。为提升治沙效率,一些国家开始了对工程机械治沙的探索。
来自缅甸、约旦、越南、阿富汗、巴拿马、马拉维、加纳、南非、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37名 “2016年发展中国家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修班”学员现场观看沙生植物生长状况
2014年3月,甘肃建投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在结合传统治沙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新型固沙装备的研发。当年他们便率先研制出全球第一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2016年又研制出牵引式固沙车,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沙漠固沙网格铺设机,专利号:ZL 201510630929.7),填补了国内外机械治沙技术空白。据介绍,传统人工治沙平均4-6人每天可铺设600多平方米,而一台固沙车每天可铺设沙障近4万平方米,治沙效率大大提升。
固沙车的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沙漠化速度快于人工治沙速度的难题,带来了一场治沙“革命”。
甘肃省是中国荒漠化的主要省区之一,沙化土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武威市地处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几十年来,每逢秋冬时节当地的人们便会因为防沙固沙“事业”而集结起来,浩浩荡荡地挺进沙漠深处。
为治沙,当地人更是吃尽了苦头。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填平;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就被连根拔起。有时,为栽种成功一棵梭梭,不知道要反复尝试多少回。
因此,当地村民初次见到固沙车时都难掩惊喜。只见固沙车在沙地上一路开过去,麦草就被“种”了进去,来回穿插几次,一片大小匀称的草方格就成形了,比起人工不知道快了多少倍。村民们不禁纷纷感慨,“一庄子人忙一天还不如这车跑一圈!”
工程机械治沙,以机械化作业替代以往的“人海战术”,不仅提升了治沙效率,解放了人力,而且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外国专家实地调研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工作
工程与生物治沙体系建设
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占地10.2万亩,其在武威民勤、古浪、凉州区的机械压沙工程项目如今已全面展开。
固沙,只是荒漠化治理的第一步。甘肃建投致力于建设的是一个工程与生物治沙结合的系统工程。按阶段它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的技术体系:以干预控制沙漠化为主的固沙技术;以改变沙漠理化性质为主的生物技术;以利用沙区资源为主的沙产业开发技术。
首先,利用无人机信息采集技术在沙漠地区探测,采集图像,通过微机处理图像,针对不同地貌、风向、风速、沙丘大小、沙丘坡度、植被情况、面积大小等环境特征综合评测,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沙漠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治理方案。
其次,利用机械装备高效固沙。
第三,生物治沙。即种植梭梭、柠条、沙蒿、花棒、沙拐枣等适宜的固沙植物,阻止沙地扩张,同时通过置换部分沙漠区域的土壤、施以餐厨垃圾经处理后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实现沙漠土质的改良,再结合种子成型技术、沙漠乔本育苗技术等,系统推进生物治沙。
最后,发展以沙漠农业为主的沙产业。利用沙漠阳光足、温度高、温差大、土壤透气好的优点,栽种适宜的农作物,发展沙漠农业,实施节水农业、现代设施农业、中药材种植、特种养殖、农林产品加工业、生态光伏、观光旅游等项目,实现沙漠治理和产业开发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走进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放眼望去,综合治理后连片的草沙障上,数十万株梭梭、花棒、柠条等各类沙生植物整齐划一沐浴在阳光下,成片的甜高粱、枸杞、瓜果蔬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随着草沙障内沙子被固定住后,一些野生植物也随之长了出来。几年前治理过的沙丘,已是大变样。
据了解,甘肃建投规划,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实验室、五大基地,完善四大体系,打造系列品牌,来支撑公司的工程与生物治沙体系。
小型经济循环试验区
服务“一带一路”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目前荒漠化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而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气候增多,荒漠化还在一定范围内不断扩大。有资料显示,每年全球大概有1200万公顷的可生产土地变成荒漠。防治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共识。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近五分之一,受影响的人口超过4亿人。1996年,中国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3年来,中国积极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早在2000年左右已实现荒漠化土地零增长。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治沙经验和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防治荒漠化道路。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城市与国家,荒漠的存在与影响,不分地界。中国的经验和成就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防治荒漠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沙化土地80%以上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在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这些年,甘肃建投在当地探索形成的工程与生物治沙技术和装备,有助于引领“一带一路”沿线的荒漠化防治进入机械化时代。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生态保障,甘肃建投已经在行动。
2016年8月19日,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合作创办的荒漠化防治国际培训实习基地在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试验基地挂牌,来自缅甸、约旦、越南、阿富汗、巴拿马、马拉维、加纳、南非、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37名“2016年发展中国家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修班”学员作为培训实习基地的首批学员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2018年9月12日,来自14个国际机构(组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四大区域的代表,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国际民间组织代表和中国林业行业相关部门、民间组织、公益组织代表一行考察了甘肃建投机械治沙成果。
基地种植了成片的西瓜、辣椒、西红柿等果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甘肃建投积极参加生态建设国际交流活动,依托自主创新不断完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模式。未来,甘肃建投将努力把公司的工程与生物治沙工法与技术装备推向国际市场,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做好周边地区环境治理工作,因地制宜,结合铁路、公路、景区、农田以及城市周围的不同环境,提供不同的沙漠治理模式,以及更有效的防沙治沙方案,同时建立沙产业链,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了解,该项目成果即将应用于“一带一路”沿线格尔木 - 库尔勒铁路建设、酒泉 - 东风航天城公路治沙、阿拉善风沙带治理、河西走廊风沙治理等工程中。
甘肃建投已与巴基斯坦等中亚国家签署工程与生物治沙项目合作协议。(文/黄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