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生态文明 交出绿色答案
——写在江西省首个“生态文明宣传月”活动开展之际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绿色生态合拼图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孟夏时节,行走在辽阔的赣鄱大地,从五百里井冈到延绵罗霄山脉,层峦叠翠,千山竞绿;从赣江到鄱阳湖,从庐山西海到东江源头,鱼翔浅底,万水皆清。
生态是江西的本色,积蓄勃勃生机;绿色是江西的底色,孕育无限希望。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江西,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肩负起了探索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发展路径的国家使命。
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殷殷嘱托,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全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优势巩固提升、绿色动力不断增强、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春华秋实,奋进有成。把绿色崛起作为发展的最佳路径,生态与经济琴瑟和鸣,经济增速持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题卷上,江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夯实“生态之基”——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江西生态新优势
▲永丰县沙溪镇
沿着静静流淌的东江源头寻乌水,走进寻乌县文锋乡柯树塘村,春风吹绿了一个个曾经寸草不生的山包:远处山腰,一排排松树苗已吐新绿;近处山脚下,林立的油茶树舒展绿叶迎风摇摆;护坡上还有洋溢着生命力的“爬山虎”……
地处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寻乌县,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之一。“稀土王国”的美誉,曾经为寻乌带来荣光,也为这个“东江源头县”带来了生态赤字——作为曾经重要稀土矿区的柯树塘,由于稀土开采时间长、开采量大,山坡荒地化、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
2017年,赣州入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三同治”模式实施的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让曾经满目疮痍的“南方沙漠”向无边“绿海”蝶变:复绿14000余亩,植被覆盖率由10.2%提升至95%,植物品种由原来的6种增加到100余种,水体氨氮含量削减了89.76%,入河水质大为改善……
依山傍水、倚江临湖,城区湖泊面积达150平方公里,丰富的水资源,是九江这座城市的灵魂。
九江城东,鄱阳湖畔,再添一块“城市绿肺”——历时两年多建设,九江芳兰湖湿地公园即将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公园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生态修复区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按照“引水筑网、山水相依”的规划理念和“生态修复、城景相融”的功能要求,成为集雨洪调蓄、雨污净化、海绵城市、生态涵养、科普教育、湿地景观、文化特色、亲水游憩、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实际上,无论是赣南废弃矿山的再披绿装,还是鄱阳湖畔的水清岸绿,都是我省坚持生态系统治理,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的缩影。
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我省深入推进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全流域治理、全要素保护,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突出环境问题,统筹推进“五河两岸一湖一江”系统治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青山更绿。持续实施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保持全国第二位。
河湖长清。全面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编制实施“五河一湖一江”流域保护治理规划,解决了一批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难题,2019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3.3%。
土地洁净。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9200吨,化肥农药使用量进一步下降。2017年以来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84.5万亩,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升约0.5个等级。
城乡秀美。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治理设区市城市黑臭水体29个,农村改厕率87.1%,2019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9.7%,江西成为中部地区首个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国检验收的省份。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绿色在不断延伸,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厚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
加固“四梁八柱”——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让更多“江西智慧”花开美丽中国
▲庐山五老峰春景
30余年前,被称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典范的“山江湖工程”,按照“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科学发展理念,打造出了一个“绿色生态江西”的雏形。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综合治理、湖泊保护等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复制输出。
如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江西肩负着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路径的重大使命。4年来,我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体制创新、制度供给和模式探索为重点,着力加强生态文明领域各项改革创新,围绕构建六大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形成一批制度成果。
5月18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三清山巨蟒峰损毁案尘埃落定。当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二审公开宣判:两名被告承担刑事责任,三名被告人连带赔偿600万,用于公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巨蟒峰地质遗迹点是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性景观和最核心的部分。被告人张某明、毛某明、张某违反社会管理秩序,采用破坏性攀爬方式攀爬巨蟒峰,在巨蟒峰花岗岩柱体上钻孔打入26个岩钉,对巨蟒峰造成严重损毁。
该案是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的刑事案件,也是全国首例检察机关针对损毁自然遗迹提起的破坏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也是我省生态司法守护绿水青山的重大实践。
天蓝水清地净,是美丽乡村应有的本色。走进鹰潭,无论是在集镇,还是在村庄,随处都有保洁员的身影,随处可见保洁车驶过,“垃圾围村”“垃圾围城”现象一去不复返。
作为全国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试点城市,鹰潭市以探索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新途径,形成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借鉴的“鹰潭经验”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全域一体化处理,从清扫、收集、转运到焚烧发电的全流程市场化运作,并率先将移动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垃圾处理中,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创出了新模式,实现了“一把扫帚扫城乡,一座电厂管全域”,确保了城乡生活垃圾“扫得干净、运得出去、处理得好”。
在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我省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让具有江西特点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不断健全——
围绕“源头严控”建机制。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三线一单”管控制度,全面完成“多规合一”、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693万亩,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部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围绕“过程严管”建机制。全面完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五级“河长制”“湖长制”,创新构建“林长制”。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累计筹集补偿资金134.53亿元,成为流域生态补偿范围最广、贫困地区补偿资金最大的省份。创新地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环境资源司法体系,率先设立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机构,生态综合执法、环境资源审判、生态检察等改革在全省推行。2019年,全省检察机关起诉各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369人,跟进监督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54件。
围绕“后果严责”建机制。全面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度,创新生态环保委员会管理机制,省级环保督察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生态文明指挥棒更加有力。
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我省深化改革创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越来越多的“江西智慧”在美丽中国开花结果。
释放“绿色红利”——加快生态价值转换,
▲井冈山五指峰云雾
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函复支持抚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抚州由此成为继浙江丽水之后全国第二个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摸清“生态底”、探索“转化路”、下好“改革棋”,抚州市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
南城县水系发达,县域有盱江、黎滩河、芦河三条主要河流和18条支流、55条溪流,河流分布广、河道长,全县砂石资源十分丰富。
如何让这些“沉睡”在河底的资源变为资本?最近,南城县探索“砂石质押贷”新模式,由省农发行对该县范围内的河道清淤疏浚砂石收益进行质押,授信贷款3.2亿元,用于廖坊水库库汊拆除后的复绿与灌溉、金山口老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等11个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发挥金融杠杆作用,让“淤泥”变成“绿色活水”,反哺生态环境保护,南城走出了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
吴头楚尾,风水形胜,地处赣西北的靖安县生态优越,森林覆盖率达84.1%。作为南方重点林业县,扛着锯斧、喊着号子,在莽莽林海放倒一片片山林,维系着许多山民的生计。而如今,他们是这片绿色最坚定的守护者,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将林海、峡谷等自然景观开发成旅游景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六月无棉,莫上中源”,在江西省第九大高峰、赣北第一高峰九岭尖下,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青山环绕,是一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来自南昌、武汉、上海等地上万名“候鸟族”慕名到此避暑度假。曾经的山民放下了锯斧成了护林护绿的先锋,从“砍树”变“看树看风景”,从“卖木材”变“卖生态”,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是我省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一个缩影。
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是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色。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坚持“全产业”绿色发展,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努力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路子——
生态产业质量不断提升。我省全面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省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1+9”、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291个,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达2888个。油茶、竹类、香精香料、森林药材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
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深入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大干项目年”活动,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台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意见及行动方案,推进5G商用、“03专项”试点,加快打造“物联江西”和VR产业“江西高地”。
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持续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6.3%,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83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立生态文明地方标准180项,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7家、绿色工厂33家,推进6个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全面落实环保电价、差别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541万千瓦,全省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5.2%……
践行“两山”理论,让绿水青山产生更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宽。
奏响“绿色乐章”
“生态+”开辟绿色转型新路径
▲渔光互补映霞光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我省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以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落实创新驱动“5511”工程倍增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6%,专利申请达到9.1万件。获批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持续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鹰潭下一代信息网络、赣州新型功能材料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和VR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5G商用试点和“03专项”试点,形成了南昌VR、鹰潭移动物联网及上饶、抚州大数据集聚发展、各地竞相布局数字产业的格局。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全面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省建设,认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绿色有机产品面积达1695万亩;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10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6个;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健康养老等产业,2019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总收入分别增长15.7%、18.5%。探索生态价值转换通道,深入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探索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交易试点。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覆盖全省80%县(市、区)。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数字化、绿色制造等八大提升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资源节约高效化利用。2018至2019年,支持技术改造104项、投入资金约1亿元。加快实施传统产业装备升级和智能化升级“双擎升级”,开展全省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全省共建设了119个试点示范项目,重点培育发展了186家智能装备企业,创建南昌高新区等12家省级智能制造基地。萍乡市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萍乡市与南昌市青云谱区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与激励。
共抓长江大保护守护一江清水
我省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通过建立统分结合、齐抓共管的“1+1+N”模式,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坚决守护好一江清水。
聚焦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整改。我省坚持以问题导向,狠抓突出问题整改,按照“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的三单管理要求,迅速建立了'1+1+N'的高效整改工作推进体系,即围绕1个分工方案,全面统筹部署,制定1个整改方案,加强具体指导,形成N个具体方案,确保工作实效。去年我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成效明显,完成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15个,完成率在沿江11省市中排名第二,“1+1+N”工作推进体系获国家长江办高度肯定。
聚焦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在长江沿线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综合治理行动、城镇生活污水整治行动、非法码头整治行动、电力捕鱼专项整改行动、尾矿库清理整治行动,企业超标排放整改完成率达94.7%,累计排查污水管网51335处,整治完成29个城市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清单中长江干线非法码头的整改工作。
聚焦基础建设,全面补齐短板。积极破解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推进与三峡集团合作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2019年总投资超过150亿元。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地级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9570公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6座;加快船舶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站建设,加快港口船舶垃圾接收设施与城镇处理设施衔接;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5.1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72%。
生态扶贫促进绿色共享
我省以建设生态扶贫共享发展示范区,着力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度融合,通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等方式,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我省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将生态与旅游、康养、特色产业发展等相结合,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做好“水文章”,探索生态扶贫新模式。建立精准生态扶贫政策体系,实施全省贫困地区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收益扶贫制度,将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实现贫困人口共享资源开发成果;在上犹、遂川、乐安、莲花等开展生态扶贫试验区建设,走出生态扶贫的新路子;深化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省份建设,累计筹集流域生态补偿资金134.95亿元。
截至2019年底,利用生态公益性岗位政策安排2.3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辐射带动近7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新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累计发放补偿金101亿元,补偿标准居全国前列。
2019年11月,我省被确定为10个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省份之一,石城、井冈山、资溪、铜鼓、婺源5个县作为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在创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推进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生态优势特色产业和推动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制度化方面,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生态法庭”呵护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强有力保障。近年来,我省法院系统推进地域管辖和流域(区域)管辖相结合的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形成“覆盖全面、管辖科学、职责明确、特色鲜明”的环资审判体系,以统一司法理念和裁判标准,实现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
全省法院在实现地域管辖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模式,实行辖区内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域、跨流域集中管辖,为全国首创。完善地域管辖机制和制度体系,目前全省三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机构体系已基本建成,环资审判机构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推进流域(区域)管辖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立足流域水生态保护核心,我省在“五河一江一湖”流域、部分重点区域设立环境资源法庭,实行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统一司法理念和裁判标准;推进环资案件归口审理,下发《江西省环境资源案件案由范围(试行)》,明确了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和执行四大类四级共84个案由。健全环境资源司法职能配置,推进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归口审理模式,目前全省基本实现了“三合一”或“二合一”审理。
生态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我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完善“七改三网”(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和电网、广电网、电信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高位推动、投入保障、联动推进、群众发动“四个有力”的格局。4年来,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240亿元,同时,各地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银行融资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和议事协调机制,各地均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实行五级书记抓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突出特色,整体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全省65%的村组完成“七改三网”整治建设,村容村貌极大提升;93.6%的村庄纳入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7.6%;65个县实现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涉农县区第三方治理覆盖率达69.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为中部地区首个通过国检验收的省份。
(图片均由省生态文明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