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生态 > 正文

农业产量越来越高 污染排放越来越少

日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出炉,这是由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等15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污染普查工作。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到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已经过去十年,这期间,我国粮食产量从5亿吨增加到6.6亿吨,肉蛋奶产量从1.2亿吨增加到1.4亿吨,水产养殖产量从3100万吨增加到4700万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

十年间,经过农业农村部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农业方面的污染防治,农业领域中的污染排放量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分别下降了19%、48%、25%。这充分说明农业的产量越来越高了,排放的污染越来越少了,绿色的底色越来越亮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自农业农村部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我国的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膜回收率达到80%。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初步形成了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的新格局。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农业农村部在强化政策方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利用、农业投入品减量、畜禽粪污资源化等制度;完善了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探索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用地、用电等配套政策。同时,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开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推行农业污染第三方治理。

在强化示范引领方面,农业农村部在果菜茶优势生产区的175个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集成推广了一批典型生产技术和运营模式。在705个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整县开展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在200个县实施秸秆处理行动,打造秸秆全域全量利用典型样板。在西北100个县开展农膜回收行动,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浙江、海南、安徽整省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全国创建了80个农村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的8省53个县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农业农村部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布局,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企协作,合力突破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瓶颈。发布重大引领性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荐100项优质安全、节本高效、生态友好的农业主推技术。

此外,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构建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布设了4万个耕地土壤环境质量、240个农田氮磷流失、500个农膜残留、280个秸秆资源国控监测点,开展长期例行监测,及时掌握农业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支撑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同时,还加强绩效考核,健全工作落实与资金支持的挂钩机制。

廖西元表示,目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源投入仍处于高位,生态环境不欠新账、逐步还旧账的压力依然很大,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王希文)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