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生态 > 正文

南京举办环保公益活动“与自然共生”

从一片荒原到一座绿洲,需要多长时间?20日,一件大地艺术装置亮相南京新街口。它从一棵树演化而来,在炎炎夏日里打开巨型树冠,垂下近万根绿色丝带,迎接来来往往的行人。绿洲并非一蹴而就,这抹绿始于细微之处,成于常年坚持。

位于中国河北的塞罕坝以“自身经历”给予了回答。这里曾经黄沙遮天,飞鸟不栖。上世纪六十年代,路勘者在这片荒漠上发现了一株落叶松,荒原造林的希望因此被燃起。此后,三代建设者持续植树,不懈耕耘,从最初种下6400亩、成活率却不足8%,到如今林场面积增至112万亩。整整半个多世纪,一片葱郁绿洲在中国大地上诞生。

半世纪后,在南京也立下一棵颇具精神象征的“树”,倡议从身边做起,日行“绿”事。

今年夏天,南京德基广场发起了一项环保公益计划——“中国绿:与自然共生”,与地球自然基金会(One Planet Foundation)合作,旨在让参与该公益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线下实际种下一棵树,从而为绿色的传递与生长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绿,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希望。绿是夏天的颜色,也特别能代表2020年的夏天。据悉,除了这件大地绿装置,主办方还将开展线上绿课堂、线下即兴环境艺术创作、传播绿色种子等一系列活动。(完)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