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省内外众多大学城,南海大学城的院校数量、人才培育输出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成效,还有许多可挖掘的空间。如何更好发挥大学城的作用,赋能南海产业创新升级?或许可以从常州科教城借鉴一二。
和佛山一样,常州是制造大市,民营经济发达,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大命题,也同样缺乏本土一流高校资源。
2002年,常州把全市5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学校集中起来,划出5平方公里区域,建成了全国首个以高职教育为特色的“大学城”。
依托职业教育建设,常州科教城快速崛起,其培育的大量高级工、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师等应用型人才,正好赶上常州的机械装备、汽车、纺织工业等支柱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常州的制造业培养了数量充足、精准匹配产业发展的“现代工匠”。
在此基础上,常州科教城往高端进发,举全市之力招院引所。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十三五”期末,常州科教城内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总数达42家,其中仅中科院常州中心在科教城就设立了十余个分中心及多个研究所、实验室。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设置公共研发和孵化基地。
至此,“常州无名校、名校汇常州”已成为现实。数据显示,常州科教城拥有在校大学生8万余人,科技人才总数达2.15万人,其中国家人才70人、省级人才90人,海归创新创业团队489个。
强大的人才及科创平台支撑下,常州科教城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平均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超500项、合同金额超2.5亿元,组织申报科技项目超500项、争取经费超2.7亿元。集聚科技企业3800余家,孵化培育股改和挂牌上市企业20家。
常州科教城成功的背后,是常州举全市之力的倾力支持——从组织层面的设立科教城管委会,全面统筹、推进科教城建设,到具体落地过程中的常州市主要领导带队遍访全国20多个城市的60多家中科院研究所、著名高校和央企研究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
系统推动之下,常州科教城高教园区、研发园区、孵化园区三大板块有机组合,协同运作,成果斐然。
对比来看,南海大学城现有3所本科、2所专科院校。整个南海范围内,拥有42个高端科创平台,其中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有24个。
对于一个区而言,南海所拥有的科创资源并不弱。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各高校在业务上由上级教育部门管理,各自为战,科创平台也大致如此。堆头不小的科创资源,散布在各个镇街,没有形成合力,更谈不上资源共享,有效协作。
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统筹高校、科创平台与孵化园区、企业创新需求,经科教联动构建创新生态链,是未来南海大学城更好赋能产业创新的要求。而这,需要市、区更多的支持与投入。
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南海大学城。容铸华 摄
■相关
南海5年投18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
当前,南海提出要聚力产业创新转型,全面打造现代化产业新高地。而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
在刚刚结束的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南海提出要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良好创新环境。为此,南海区将在5年内投入180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到“十四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
今年是南海区实施“人才立区”战略十周年。十年来,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断涌向南海,在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为南海营造一流人才生态、打造青年友好城市注入了强劲动能。
截至目前,南海全区人才总量超过57万人,引进院士2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70人,多项指标位居省内同级地区前列,累计认定南海人才共25367人,城市发展模式加快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加强企业与科研平台联动构建“顶天立地”的技术创新体系
此次两会报告提出,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加大研发投入,用创意为产品和服务赋能。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统计数据显示,南海全区高企数量从2015年的287家增长至2020年的2268家,翻了近三番。高企数量占佛山全市约四成,连续六年排名全市第一。2021年全区高企数量预计超2900家。
科技平台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也同样重要。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各类科技平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继续加大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建设力度,引导科技平台更好满足企业的技术研发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南海共有42个高端科创平台,其中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有24个。以季华实验室为龙头,以清华大学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佛山)研究院等细分产业领域创新平台为辅助,南海逐步构建“顶天立地”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创平台的带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比如,仙湖氢谷作为南海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平台,在今年5月19日,仙湖氢谷启动十大项目建设,包括佛山仙湖实验室、氢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一批氢能产业重大项目在仙湖氢谷加快落地推进,同时386辆南海氢能公交正式投运,为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海希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科技平台,大力推进“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园区。
“科研必须与产业结合,落地才能前行。”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良辉认为,南海本土企业加强与科研平台的联动,利用科研平台的资源和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建议对南海的高层次人才、研发平台进行梳理统计,整合联动,形成“燎原之势”。
释放人才“虹吸效应”为科创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除了包括南海大学城等进行自主培养本土人才外,南海近年来也在持续吸引人才落户南海,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实施在职人才培育提升工程,赋权于企、增能于企。大力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释放人才“虹吸效应”。
“人才培养成本很大,民企很难独立承担,部分专业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希望政府支持与引导。”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胡建武认为,高层次技能人才认定门槛较高,希望采取更灵活的认定方式,提升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今年是南海区实施“人才立区”战略十周年。近年来,南海通过实施“蓝海人才计划”等,引进优质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累计吸引260多个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落户南海,各类人才近4000人,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超2000人。各类高层次人才集聚,为南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今年初,南海面向全球发布“南海鲲鹏人才计划”,提出在未来5年内投入超50亿元,大力支持人才与创新创业团队的发展,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今年10月份,首届“南海鲲鹏人才节”正式启动,通过“风、境、潮、汇”四大篇章,以及高端人才论坛、企业人才招聘、人才项目对接、参观走访等九大子活动,广迎天下才。
而在此次两会召开前,佛山市南海区召开人才代表座谈会,并用“为党育才”“发展需才”“筑巢引才”“事业留才”“社会惜才”“政府奖才”,充分表明南海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决心和信心。
“季华实验室提出要培养一支扎根佛山的科研队伍,我们不少同事都将家安在南海,干在南海。”作为全省首批4家省级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研究员毕海希望南海能更多地支持青年科研工作者发展,为他们解决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南海人才馆、高才会等引才平台,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努力满足人才的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需求,打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真正做到让各类人才在南海“闯”有机会、“干”有舞台、“成”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