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
红网时刻12月30日讯
(通讯员 袁学龙)绥宁县位于湘西南边陲,总面积2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8.29万,辖8镇9乡、215个村19个居委会。境内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76.49%,是传统林业大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联合国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近年来,绥宁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效。
坚持绿色发展 筑牢创建基石
绥宁县成立了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调度,督查调研,解决问题,强力推进创建工作。先后编制出台了《绥宁生态县建设规划》《绥宁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动生态环境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目标责任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
同时,绥宁县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创建支点,先后出台了《绥宁县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绥宁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环保专项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等制度性文件,推行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严格落实了河长制。近三年全县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有44人次。
绥宁县寨市上堡侗寨。
守住生态底色 厚植生态优势
绥宁县的最大优势、发展潜力在生态。为此,绥宁县守住生态底色,厚植生态优势,坚持推动城乡生态环境改善、严格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大力实施面源污染治理、集中开展县城“三项污染”专项治理,近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1%,寨市、关峡、武阳、李熙桥、红岩5个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2019-2020年累计改厕5642户;2020年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2020年全县农作物秸秆总量19.2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17.38万吨,利用率为90.28%;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为10.06万吨,综合利用9.70万吨,利用率达96.43%。2020年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65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10%;PM2.5浓度27微克/m3,下降12.90%。2018年以来虾子溪断面、地表水花园阁断面、河口断面由Ⅲ类水质提升到Ⅱ类水质,地表水游家湾断面达到Ⅲ类标准以上,达标率100%。
2020年森林覆盖率为76.49%,是全省平均的1.4倍。全县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其中I级3种,Ⅱ级18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其中Ⅰ级5种,Ⅱ级32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野生动物26种。
目前,绥宁县已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和湖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被国家、省授予“中国竹子之乡”“三湘林业第一县”称号,获评“全国绿色小康县”“绿色中国生态成就奖”。寨市苗族侗族乡、乐安铺苗族侗族乡等8个乡镇先后创建为省、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大团、花园阁等59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展生态经济 释放生态红利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三年来,绥宁县经济实力、发展后劲、民生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都得到了较大提高。2020年全县GDP总量100.66亿元,比2016年增长27%,年均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62亿元,年均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56.86亿元,年均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47元,比2016年增长35.6%,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6元,比2016年增长46.5%,年均增长10%。坚持以“生态立县”为第一战略,实现绿色崛起。生态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新造油茶林6万多亩,累计发展27万亩,成功获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基地示范县。鼓励银山、中集、丰源、佰龙等传统竹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整合重组,全力打造区域性楠竹加工中心,竹业年产值达17亿元。先后引进隆平、科裕隆、亚华等十余家制种企业,制种面积、产量、产值长期保持全国前列。开发乡镇重点扶贫产业29个,创办村级扶贫专业合作社218个,实现村村有产业基地、有产业带头人、有集体收入,青钱柳、绞股蓝、食用菌、天麻、季节性水果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生态旅游基础不断夯实。黄桑生态旅游区成功创4A,县城巫水画廊创3A,堡子岭林场成为全国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长征主题纪念设施、遗址保护利用等多个文旅项目整体推进,寨市历史文化名镇、上堡文化遗产小镇、插柳文化艺术小镇等特色村寨建设初具规模。“四月八”姑娘节、乡村旅游节等知名度、影响力逐年提升,已成为绥宁县旅游的靓丽名片。生态园区效应不断释放。以楠竹、油茶等产业为基础,先后引进贵太太油茶、九通竹缠绕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绥宁县,袁家团工业园获评国家木竹产业示范园,关峡湘商产业园成为全省“135”创新创业重点园区,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