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是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复航工程的重要枢纽,其水质状况至关重要。
近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东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积极探索生态净水之路,通过菹草清理、增殖放流等多项措施改善水质,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取保一湖碧水向北流。
以鱼抑草,改善水体生态环境。进入5月气温升高,东平湖菹草大面积浮出水面。为避免菹草腐烂造成水体污染,新湖、商老庄、戴庙等沿湖乡镇组织人力船只集中作业打捞菹草,全力守护一湖清水。
受位置、风向等因素影响,每年都会有大量菹草漂浮聚集到商老庄乡辖内12公里湖岸线上。东平县商老庄乡组织有经验的渔民组成打捞队,采取人工打捞和机械作业结合的方式,对生长后期的菹草集中打捞清理。菹草打捞负责人肖培海告诉记者:“乡里组织我们上了7台挖掘机、7条船,36名渔民,分段对岸边菹草进行打捞。每天共打捞菹草接近1200多吨,最大限度地保证水质不受到污染。”
为抑制菹草生长,近年来,该县在生物调控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以鱼养水。不同食性的鱼类通过摄食来控制不同的生物种群数量,进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该县根据此原理,科学投放鱼类品种,形成更完善的水生态系统,提高东平湖自净能力。
去年开始,山东中林东平湖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尝试“以鱼抑草”。研究人员共在东平湖的试验区内投放草鱼66343千克、扣蟹7000千克。但实验发现,因投放食草虾蟹数量过少,品种搭配不当,鱼蟹通过摄食共消除菹草在1万吨左右,仅为计划的一半。虽未出现大面积菹草上浮,但菹草仍占据大部分底层空间,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菹草泛滥风险。
该公司资源保护开发部部长安凯告诉记者:“针对去年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年我们改变了投放的比例和品种,投放了青虾苗和蟹苗,预计今年(能够)实验区比非实验区消除菹草量在50%以上,能够有效地维护东平湖的水质生态环境,为东平湖的平稳运行提供莫大的帮助。”
增殖放流,净化水质再添“生力军”。近日,东平县启动2022年东平湖增殖放流活动,以“人放天养、放鱼养水”的生态养水模式,推动全县渔业资源恢复和水生态保护,守护一湖碧水。
在东平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放流船只满载鱼苗开进放流区域,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滑板流进东平湖,在面积宽广、水质优良的大湖里安下了新家。据了解,今年东平湖增殖放流活动共投资400万元,投放鲢鱼、草鱼和河蟹等优质鱼蟹苗种1670万尾。
自2005年以来,东平县连续18年累计向东平湖投放优质鱼蟹苗种3亿多尾,对扩大东平湖鱼类种群规模、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渔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连续多年的增殖放流,充分发挥了增殖渔业的生态功能,实现了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净水的目的,修复了水域生态环境,维护了东平湖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县水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玲说道。
随着环境治理和生态功能的恢复,东平湖的自然环境及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水质常年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如今的东平湖,水光潋滟、鸟栖人欢,呈现出美丽和谐的生态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