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生态 > 正文

北京供水超两成来自南水 整体地下水位降幅减缓

  京城供水超两成来自南水

  地下水开采同比减0.95亿方 至12月底南水利用量将达8.73亿方

  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自去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向北京供水,截至昨天,北京实际利用南水8.4亿方,占全市总供水量的22%,预计至12月27日满一整年后,南水利用量将达8.73亿方。南水成为北京重要水源之一后,全市整体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减缓,截至11月底,全市地下水开采量比去年同期减少0.95亿方。

  地表水同比减2.83亿方

  南水进京后,本市自来水厂尽最大可能多用南水,减少本地地表水用量,做到“优水优用”。目前,自来水厂利用本地地表水用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83亿方。

  市水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年来,截至12月11日,自来水厂用南水量达5.5亿方,占总调水量66%,比计划用水量5.13亿方多了0.37亿方,占自来水总供水量57%。其中,九厂2.83亿方,郭公庄1.27亿方,三厂0.54亿方,燕化0.73亿方,城子0.13亿方。自来水厂日最大利用南水量达200万方,高于原计划日最大用水量167万方。第九水厂南水与本地水兑水比例提前五个月突破4:1。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水供水范围覆盖中心城、丰台长辛店、大兴北部及门头沟新城等地区,惠及人口超过1100万。

  整体地下水位降幅减缓

  从2005年到去年,本市地下水累计超采量达37.3亿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南水进京一年来,全市整体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减缓。今年10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下降0.33米;而2014年10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下降1.15米。

  该负责人分析,除了今年自然降水比常年偏多、采取节水优先措施等原因外,南水进京后减少了利用地下水,截至11月底,全市地下水开采量比去年同期减少0.95亿方;此外,采取了多种措施利用南水回补涵养地下水。

  一年来,本市尽力压采地下水源地取水量。9月初,怀柔应急水源、潮白河绿化水源井及平谷应急水源地每天减采26.5万方。目前,应急水源地已压采0.23亿方,预计12月底共压采0.31亿方。此外,本市已完成105个单位157眼自备井的置换,日置换水量4.4万方,置换人口48万人。

  为涵养饮用水水源地,本市利用调蓄工程回补水源地。截至昨天,进京南水为潮白河水源地、怀柔应急水源地、海淀山前地区及稻田水库回补地下水0.51亿方。自8月21日对潮白河水源地进行回补以来,回补区域地下水得到一定补充,回补范围达24平方公里,地下水位最小回升5.42米,最大回升13.71米,平均回升7.5米。水源八厂水源井地下水位最大回升6.2米,水质良好。

  北京晨报记者 王海亮

  ■追访

  南水仅能补足年均缺水量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到去年,本市水资源总量逐年下降,供水总量却每年递增,水资源总量入不敷出,2008年到去年,从河北四库应急调水,2005年到去年,地下水累计超采量达37.3亿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按照今年供水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计算,截至今年底南水进京约8.8亿方,仅能补足年均缺水量8.72亿方。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称,虽然南水进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但由于北京历史欠账太多,加上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水资源短缺仍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未来还需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多输水,同时按照外调水与本地水结合、常规水与应急水结合,逐步构建“多水源双水路”的水源保障格局。

  ■盘点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正式进京,截至2015年12月14日,惠南庄累计来水8.4亿方。

  自来水厂用水

  5.56

  密云、怀柔、大宁及十三陵水库存水

  1.24

  密怀顺水源地及海淀山区回补地下水

  0.51

  颐和园及城市河湖水系环境补充优质环境用水

  1.09

  密云0.53

  怀柔0.38

  大宁0.26

  十三陵0.07

  潮白河水源地0.34

  怀柔水源地0.02

  海淀砂石坑0.03

  稻田水库0.08

  损失0.04

  单位:亿方

(编辑:萧鼎)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