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生态 > 正文

青年互联网创业者眼中的“互联网+”改变世界

  他们是“80后”“90后”,传统意义上的年青一代;他们是互联网创业者,“互联网+”已经被他们“玩”出了花样;他们还在不断思考: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我们的生活正在悄然改变,这些青年互联网创业者带来的融合和渗透令我们习以为常,不易察觉。

  对于大学里的“学术宅”来说,晚上想吃零食不用再纠结先从床上迈下哪只脚了,只要下载“59Store”开发的APP,网上点单,就能呼叫遍及1800多所高校的“宿舍店长”,在5分钟内吃上热腾腾的泡面、可口的凤爪……

  相比于零食,精神食粮的选择则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关注新浪微博、墨迹天气的用户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阅读越多的内容推送也越频繁。这背后,是已经覆盖7亿用户的“个推”提供的第三方推送服务。

  再把目光转移到家庭生活。“C.Smart智能家居系统”已经实现了将智能控制节点植入家庭所有电器,组成以智能主机为核心的一张稳定的物联网络,在家或不在家都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所有电器。

  人类也可以拥有阿凡达的触角?

  未来已来,在这些青年互联网创业者眼中,将来会有多神奇和美好?

  “个推”创始人方毅描绘了未来几年后普通的一天:所有的家具都将具备屏幕功能,刷牙的时候就能浏览符合阅读者兴趣的新闻;离开家后所有的电源都将自动切断;输入目的地后车辆就会自动驾驶……

  “以后手机这样的终端将成为类似阿凡达的触角,可以通过触角与世界万事万物相互联通,实现人类器官功能的超级化。”方毅说。

  而在“59Store”联合创始人曹李发看来,将来物联网、互联网都将融为一体,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曹李发说:“我们会先经历人与互联网多样连接的阶段,比如通过智能眼镜、智能汽车等。随着万物互联的进一步发展,人和互联网、物联网的连接就不再需要通过中间体,人类就像网中的一个比特和量子,连接和互动,一切都在网中。”

  “C.Smart”创始人黄卫建则将互联网和物联网比喻成空气,“在将来,它们会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将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啥都智能了,人脑会退化吗?

  “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在十八世纪就预言:我认为任何一种对人类心灵的冲击都比不过一个发明家亲眼见证人造大脑变为现实。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的IQ可能会和人类达到同样的水平,同时具备远超人类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到了那个时候,人脑会退化吗?机器人会威胁人类生存吗?

  亿方云科技创始人程远说,未来机器智能化将把人类从大量繁琐、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可以专注在更有价值和创新意义的工作中。“将来人脑统筹决策和创新能力将大大加强,并将更大程度借助机器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从而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脑’。”

  “未来的文明将远胜于现在的文明,在将来,我们有能力理解自身的智能,并且能够改良和拓展我们的智能,实现无限高度的创造力,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杭州新爵科技创始人陆浩川说。 (记者商意盈)

(编辑:萧鼎)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