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黑龙江萝北县团结镇鑫河水稻专业合作社里,真空包装机、码垛机器人在紧张地忙碌中,机器的声音让原本安静的小镇有了机械化生产的火热氛围。而且,这些机器所产生的租金和效益正在让镇上的143户贫困户平稳脱贫。
萝北县将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布局产业项目,不断探索和实践扶贫产业模式,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带动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2019年末,全县贫困户产业项目实现全覆盖,年人均增收1915元、户均增收5901元。
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租赁分红引来双赢
萝北县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534户1018人,分布在59个行政村。全县贫困人口分布较散,村户均9户,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比超过80%。
萝北县团结镇主管脱贫的副镇长李晓东告诉记者,团结镇的贫困户就属于这种情况,大部分的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很多人没有劳动能力需要家人照料。所以,镇里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发展扶贫产业项目的方式,将合作社与贫困户绑定在一起。
萝北县扶贫办拿出砍块扶贫资金帮助合作社购买设备、建设仓房扩大生产规模,而合作社使用设备和仓房等产生的租金则变为贫困户每年的分红。这个镇投资262.4万元为鑫河水稻专业合作社购置了码垛机器人、电子秤、六面整形真空包装机、冷却仓、激光喷码机等8台机器,投资388.1万元为果蔬种植合作社建设了6个温室大棚和6个普通大棚,投资204万为萝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粮食仓储库房,这三项投资让镇上的143个贫困户每年可以获得3000余元的保底分红。而这三家合作社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在通过优先吸纳贫困户务工、以市场最高价优先收储贫困户粮食等方式反哺贫困户。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贫困户受益,合作社也尝到了甜头儿。鑫河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其运说,他干这个合作社十年了,从500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占地上万平方米的专业合作社,他一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前两年他想发展线上销售,但是因为没有激光喷码机和真空包装机而束手束脚,现在他通过租赁扶贫专项资金购入的设备让大米包装提档升级,每年仅发展电商就可多盈利30到50万元。
生产奖补有效激励庭院经济迎来热潮
在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萝北县太平沟乡石虎沟村,萝北县扶贫办通过生产奖补的方式,为该乡有发展五味子意愿的11户贫困户购置了水泥桩及五味子苗,激励贫困户利用庭院发展五味子种植。石虎沟村党支部书记赵秋波告诉记者,近两年,这个村已发放水泥桩2550根,五味子苗28050株。年景好时,每亩五味子可实现增收1.2万元。石虎沟村曾获得过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脱贫致富能手刘洪霞,2018年和2019年曾靠种植五味子共增收近两万元。
农家院里的五味子已经结了果,绿色的小粒粒一串串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剔透饱满。赵秋波说,等到秋天时,这些果实就会变成红色,那时家家户户都在晾晒五味子,火红的一片一片,煞是好看。他将这场景拍成了小视频发到网上,引来了不少网友围观。最近这个月,他在网上以每斤80元的价格,售出十多斤五味子(干果)。他说,以前没有网络,只能靠电话联系客商来收购,现在有了网络还可以零售给散户,价格也因为网络变得公开透明了,大家都不吃亏。
资金资产入股托养收益返现长期获益
在萝北县名山镇名丰长毛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兔笼一字排开,工作人员正在填放饲料,小兔子们见到吃食也活跃起来。这里的528只兔子为名山镇名山村22户贫困户所有,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了托养协议,委托合作社进行饲养及销售,合作社保障贫困户年收益分配为每户1000元,总分配年收益为2.2万元,每年9月10日前打入贫困户个人账户。
这个扶贫产业项目建设规模为2.7公顷,总投资40万元。2017年,名山镇政府引导鼓励村民发展精准扶贫产业,经多方考察,发现长毛兔养殖项目比较适合东北的地域环境。项目落地后,镇政府负责在合作社建设、运营管理、资金使用上予以监管。目前合作社养殖的528只长毛兔,季度产毛量约为170公斤。
萝北县扶贫办副主任邱丽红告诉记者,为了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县扶贫办建立了项目库,并逐年加大扶贫产业扶植力度。2018年产业项目实施4个,投入资金532.954万元;2019年产业项目实施10个,投入资金1396.665万元。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户三项及以上产业覆盖452户,占比84%;两项产业覆盖71户,占比13.4%;一项产业覆盖14户,占比2.6%,户均增收59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