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乡村 > 正文

甘肃通渭:大山深处一片“海” 铺就脱贫致富路

俯瞰甘肃通渭榜罗镇四新村级光伏电站。 于晶 摄

甘肃通渭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降水量偏少。2011年通渭县被国家列入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甘肃省仍未脱贫的八个贫困县之一。由于光照资源丰富,2014年,通渭县被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县”。

9月初,记者在通渭县榜罗镇的梁卯沟壑中看到,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镶嵌在翠绿的山间,犹如一片“海”,这些光伏电池板,点亮了通渭县整体脱贫之路。

这里就是总投资3.9亿余元打造的光伏扶贫项目——四新村级光伏电站。这个超级光伏电站产生的效益,解决了通渭县10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通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伏电站虽然建在四新村,但是光热带来的效益却是通渭县多个贫困村共享,这种飞地模式建立的光伏电站聚合了优质资源,也更容易经营管理,产生规模效益。

远在榜罗镇四新村几十公里外的马营镇华川村就是受益村庄之一。马营镇党委书记龚维龙说,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没钱一直是困扰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些没钱的村又被称为空壳村,村上想干个啥都没办法。光伏电站虽然在四新村,但是他们的华川村也是受益者之一,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效益,华川村每年可以分红40万元,有了这个项目,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空壳的情况得到解决,村集体带领群众致富的后劲更足。

据了解,榜罗镇四新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占地约1500亩,总装机容量47.2兆瓦,采用单立柱露天种植、桁架+大棚为主的农光互补模式,主要依托农业大棚、养殖圈舍、林下养殖场、育苗基地等进行建设,最大限度节约了土地。今后不仅光伏可以发电,光伏电板下也将是生机勃勃的生态田园。目前,他们已经引进了油用牡丹、芍药种植项目,还引进了毛驴养殖项目在光伏电板下搞种养殖,生态光伏电站已具备雏形。

光伏发电产生的收益如何分配?据通渭县相关负责人透露,发电收益的80%都用于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和公益事业,由村集体考核并发放工资。村民们可以从事乡村保洁员、道路管护、水电管护等公益岗位,还可以从拆违治乱、修水渠等公益事业中获得收入,既维护了村容村貌,还调动了贫困户共同参与到脱贫攻坚事业的积极性。这个光伏电站将辐射带动通渭县10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和约90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四新村的光伏电站是通渭县光伏扶贫的典型项目之一。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总投资7.2亿元,装机容量9万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项目,资产确权到相关贫困村集体,带动全县1.8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实现土地利用和光伏发电效益的最大化。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