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乡村 > 正文

湖北武穴:万丈农场“农业+” 产业扶贫“成色新”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刘少川 耿文辉 李志华)栋栋新式农家别墅错落有致,条条硬化巷道干净整洁,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岁末年首,万物待新。长江中游以北,武穴东郊万丈湖农场里,一场华丽的蜕变引人注目。

近年来,万丈湖农场依托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实现精准脱贫的发展之路。截至目前,万丈湖农场建档立卡147户、344个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科学谋划探索 “农业+”有了成效

“农场下辖1个社区、3个分场和19个企事业单位,共有22个生产队,总人口14181人,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前期由于多方面原因,农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辖区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万丈湖农场场长李会会说。

近年来,万丈湖农场通过引进能人回乡、流转土地、运用国家专项扶持资金的方式,先后投入460万元,在万丈湖一分场建起22座共占地120亩的钢构连体果蔬大棚,主要种植草莓、葡萄、火龙果、哈密瓜、圣女果等蔬果品种。在前期培育阶段,万丈湖农场果蔬采摘园项目已实现每亩收益30000元。

“忙的时候在果蔬采摘园里干活一天能赚个一百元,闲的时候还可以去其他地方干个零活,一个月下来生活费都没问题了。”一分场三队的毛火贵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生活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

果蔬采摘项目帮助7户21人脱贫致富,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实实在在的收益,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也为周边村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引进优质项目 发展有了保障

万丈湖农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全年光照充足。为进一步提高农场土地利用率,2019年,农场引入投资5亿元建设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占地1300亩,建设规模100兆瓦光伏电站装机量,年发电量9.89亿度,实现年创税收650万元。

通过“光伏+农业+种养+旅游”相结合,光伏发电板下种植水芹、羊肚菌、孢双菇、蕲艾、生姜,养殖南美白对虾等,亩平增收1000元以上;建设22000平方的光伏项目展示厅、农电共享果蔬大棚、水产品交易和冷链中心,采取“国有+民营+农工”股份合作方式进行一体化经营,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通过安排贫困户就业,在促进农场职工和贫困户增收的同时,推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引进总投入4个亿的伊利现代牧场项目(现更名为优然牧业),不仅带动发展青贮饲料种植基地8000亩,还带动当地200余户农民每户平均增收1000元;当地引进的武穴市济大生态项目,目前生猪存栏5000头,年产值达2000万元;湖北好美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近两年已投资5600万元,为农场提供就业岗位60个;引进投资1亿元的合能包装项目,盘活了农场存量资产;南美白对虾项目,养殖面积700亩,为农场水产养殖转型注入新活力……

2020年,万丈湖农场实现双增长,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69862万元,职工人均增收14822元。

巩固脱贫成效 致富有了“稳定器”

“截至目前,万丈湖农场共投入扶贫资金716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个,实现收益279万元,按照一户一策,差异化分配,精准帮扶累计救助贫困群众735人次,进一步巩固了万丈湖农场的脱贫成效。”李会会介绍道。

近几年来,万丈湖农场主动对接全市“一区多园”发展战略,打造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基地,通过发展优势扶贫产业,做强虾稻、果蔬、瓜蒌、光伏等产业基地,以产业带动就业,安排147户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就业和分红,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从“输血型”到“造血型”功能的转变,夯实脱贫攻坚成效。

在万丈社区果蔬采摘园里,社区居民吴志丹和他的妻子正在给刚定植不久的小番茄品质打杈。吴志丹是万丈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眼睛视力很差,妻子患有精神障碍,家里日子一直过得很拮据。夫妻二人在万丈湖农场安排下来到果蔬采摘园就业,每年收入1万多元,现已脱贫。“空闲的时候就来大棚里做做零活,像修建种苗这些活我们都做得了,一天一百块钱,离家还非常近。”吴志丹说。

像吴志丹一样在农场扶贫产业就业的精准扶贫户共有100多人,在扶贫政策的指引和扶贫产业的带动下,现已全部脱贫。

(编辑:HCF  审编:荆楚网)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