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山海作证 真情帮扶
——粤桂扶贫协作为广西脱贫攻坚贡献广东力量
■编者按
2016年,广东省派出由深圳牵头,江门、肇庆、湛江、茂名四市参与的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对口帮扶广西8市33个国定贫困县区,助力广西脱贫攻坚。五年来,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对口帮扶作为践行“两个维护”和体现广东担当作为的重要检验,以先行示范标准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走在全国最前列,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以及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均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国务院扶贫办和粤桂两省区主要领导先后进行了表扬,各级媒体广泛报道,赢得社会普遍赞誉。广东扶贫协作工作连续3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好”等次。
1 组织领导高位推动
2016年以来,广东省与广西共联合召开粤桂扶贫协作联席会议5次、粤桂扶贫协作座谈会5次,共同研究谋划部署粤桂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持续深化粤桂扶贫协作机制,强力推动粤桂扶贫协作和全面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极大地推动了各项扶贫协作工作的有效开展。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五次带队到访百色、河池,两地多次开展考察互访,各区县、各部门之间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近百个,市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议、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脱贫攻坚和扶贫协作工作累计超过70次。特别是2020年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圳市实行挂牌督战制度,9位市领导挂点百色、河池17个县,郑轲副书记、黄敏常委作为分管市领导,多次亲临广西指导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动工作落实。
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深入广西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扶贫协作与交流,聚焦深度极度贫困地区,聚焦短板弱项,不断探索创新,从“输血”到“造血”、从帮基本民生到扶发展,帮扶形式从最初的资金项目投入延伸到探索优势互补、推进两地协调同步发展,不断将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全方位地与当地实际相结合,集聚迸发强劲的“深圳力量”。
2 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
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进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扶贫项目的相关工作,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素质及基本生活条件为要求,五年来,广东省及深圳等5市累计向广西投入财政援助资金56.22亿元,县均财政帮扶资金从1000万元提高到5869万元,社会帮扶资金及物资14.56亿元。工作组提前谋划、实地考察、落实部署,将资金重点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扶持、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2016—2020年,共组织实施帮扶项目2099个,建设786公里村级道路、222所学校(含幼儿园)、333所村级卫生室、养老院,资助贫困学生13368人,带动贫困残疾人23190人,直接受益贫困人口69.78万人,普遍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
3 扩大产业合作,创新构建全产业链帮扶新模式
工作组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广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不断拓展产业合作新路径。五年来,积极引导1.3万多家企业到广西投资,实际投资额355亿元,受益贫困人口17.52万人。建设深巴、深百等扶贫产业园区90个,引导深圳华为、华侨城集团等196个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入驻。援建扶贫车间321个,安排就近就业2.34万人。2020年,工作组创新消费扶贫新模式,通过补短板、建基地、树品牌、拓市场,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支持构建“好机制、好产业、好价钱、好渠道”的“四好”农业消费扶贫新模式,助力广西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一是补短板,打通产业链梗阻。投入2.2亿元粤桂扶贫协作资金建设广西农业田头冷藏、清洗、分拣、包装、冷链冷库等基础设施;二是建基地,扩大产业规模。已建立9家供大湾区农产品基地,计划在未来3年与广西共建30个以上标准化农产品供粤基地;三是树品牌,延伸价值链。以“圳品”认证为抓手,推动完成三批16家企业36个广西特色扶贫产品获得“圳品”称号,认证了9家“圳品基地”。这些“圳品”已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盒马生鲜、天虹等大型商超,充实了广东地区“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销往广东地区的扶贫产品也已超过30多亿元;四是拓市场,畅通供应链。通过政府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引导企业签订消费扶贫协议金额超过15亿元;依托“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推动平安集团、永道生态集团、鑫荣懋等5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与“以购代捐”行动,认购金额达5.42亿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采购到扶贫产品;联合后方出台物流补贴、消费补贴、产业奖补政策等措施,鼓励广东及深圳各大型超市、农批市场等,优先采购广西协作地区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鼓励各大餐饮协会等社会组织优先购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鼓励农产品供应链、大型农业农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到广西协作地区开展广西农产品采购、农产品基地建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努力形成以市场化方式带动消费长期发展的新机制。五年来,累计销售广西农畜产品和扶贫产品644.0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65.9万人。
江门对口帮扶的龙州县,将本县50万亩甘蔗尾叶资源与江门企业的先进技术、大湾区的广阔市场有机结合,发展甘蔗叶养牛全产业链,着力打造“甘牛”品牌。该产业覆盖蔗尾生态养牛、智能屠宰、牛肉生态深加工、绿色冷链物流和无害化处理,致力于通过政府管建、企业管牛、农户管养的“三管”模式带动全县群众养牛,受益贫困村47个,受益贫困人口6.5万多人;肇庆市对口帮扶的资源、龙胜等少数民族地区,立足本地特色,引进协作地区企业助力发展特色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对口帮扶的昭平县腾笼换鸟破解禁养产业转型升级难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国家立法禁食野生动物,昭平县与鼎湖区密切协作,及时对当地竹鼠养殖产业进行补偿处置,腾出空间引进绿色生态鱼、鹧鸪等生态养殖产业,走出一条标准化、绿色化、集聚化的产业发展之路,有效破解禁养产业转型升级难题;湛江与柳州携手立足于农林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建设一个园区、引进一批企业、招收一批贫困劳动力”的合作模式,分别帮助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建成以木材深加工为主的“廉江—融水”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以茶叶加工为主的“吴川—三江”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遂溪—融安”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共引入12家东部企业入驻,企业实际投资额达3.6亿元,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近500人,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得到不断壮大,产业聚集效应初步形成,拉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茂名市对口帮扶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通过依托后方资源招商引资发展文旅和康养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业等,帮助金秀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该县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2018年以来,全县共接待广东游客339.02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9.86亿元;其中接待茂名游客108.6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0.7亿元。
4 深化劳务协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工作组通过加大后方招工力度、增设就业岗位、引导贫困户就近就业、帮助返乡贫困劳动力再就业,加大培训力度等务实举措,不断深化两省区劳务合作协议,健全完善劳务协作机制,开展有组织、高效率的劳务对接,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举办1625期劳务协作培训班,培训贫困人口7.14万人,每年组织贫困劳动力赴粤稳定就业近100万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736期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1797人次,培训致富带头人4000人次,创业成功1027人,带动贫困人口20578人。按照“培训+就业”模式免费招收“两后生”到广东接受职业教育,资助贫困学生1.34万人。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下,以不变节奏统筹战疫战贫,动员社会各界捐赠抗疫物资2677万元,创新“点对点”运输务工人员包车模式,安排专车1600多趟、专列21趟,帮助返粤返深务工人员7.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86万人,占37%。
5 引导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帮扶体系
工作组对广西48个国家挂牌督战村,创新机制,统筹社会力量予以重点帮扶,努力攻克最难啃的“硬骨头”。组织26个县(市、区)、140个乡镇(街道)、523个社区、796个企业和社会组织、369所学校、医院与广西33个国定贫困县、167个贫困乡镇、1431个贫困村、379所学校和医院结对。发动腾讯、万科、平安、恒大等667家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引导124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广西48个挂牌督战村,捐赠1.6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81个,带动就业人口1653人,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金额610万元。一是成立社会组织广西扶贫联盟。深圳市质量协会利用在深圳的广泛影响力及与各行业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合22家社会组织发起建立“深圳社会组织广西扶贫协作联盟”,结对帮扶扶贫任务最重的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及百色市凌云3县9个挂牌督战贫困村,其中4个村贫困发生率超过30%,涉及贫困人口近4500人。扶贫联盟利用各自协会中的集体力量,发挥整体优势和在不同行业的带动作用,形成整体合力。深圳社会组织总会组织16个副会长单位赴广西,组成“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广西扶贫联盟”,结对帮扶都安和大化10个挂牌督战村,募集各类物资、资金近500万元,从资金、技术、产业、消费等方面助力广西挂牌督战村攻克贫困堡垒;二是推动大型企业主动帮扶。工作组动员万科、腾讯、平安、碧桂园等龙头企业结队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贫困村。万科定向捐赠1.5亿元用于挂牌督战村和挂牌督战县;迈瑞生物向百色、河池捐赠价值1.0183亿元医疗器械;平安集团结对新安村投入130万元,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与饮水安全实施了24个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并用金融科技保障贫困村种养殖产业,助力新安村长远发展;碧桂园集团主动与贫困程度最深的大化雅龙乡温和村、红日村、胜利村、尤齐村,板升乡八好村、弄雷村、弄冠村结对共建,投入1200万元开展劳务培训,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升劳动技能,并提供就业岗位;腾讯公司主动帮扶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达35.22%的都安大崇村,提出依托龙布屯的旅游优势,打造“龙布日出”文旅品牌,建成该县第一个坐落在贫困村中的民居客栈,带动消费扶贫和就业扶贫,并通过村民入股分红等方式,搭建平台,探索建立帮扶长效机制。
6 开展人才支援,创新银龄帮扶模式
工作组把人才帮扶作为重要抓手,真情投入,创新思路,推进扶智扶志,积极向扶贫协作地区派出精尖型、骨干型干部人才开展帮扶工作,为扶贫协作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加强干部互派,完善挂职支援保障机制。先后派出166名党政干部、3378名专业技术人才支援广西,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对到广西挂职支援的广东干部人才,进一步完善挂职支援干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相关待遇,切实解决扶贫挂职干部的后顾之忧。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交流互派。工作组动员结对帮扶双方从早从速落实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互派,并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为贫困地区发展积蓄人才力量。去年5月,深圳市委副书记郑轲到广西调研时,得知百色市和河池市的医教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奇缺的消息,立即安排部署,于当月底增派105名专业技术人才半个月内到位。
三是加大干部人才培训力度。累计举办101期培训班,培训广西党政干部9859人次。2020年,工作组在完成广东对口广西人才支援协议数后,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开展“银龄行动”,招募符合条件的退休医、教、农专家,赴百色、河池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扶志扶智,前后共组织2批78位老专家赴桂开展“传帮带”工程,帮助基层医疗、教育、农技提升业务能力、培养人才。工作组通过统筹谋划,精准对接,委托深圳市老年科协承办招募,分批组织老专家前往广西百色、河池两市,开展支医、支教及农技援助活动,对两地的医疗、教育及农业发展等多领域进行对口帮扶。2020年6月15日至9月15日,第一批退休的24名医疗专家和1名农技专家圆满完成了3个月的银龄行动“传帮带”工程,工作组给予了25名老专家通报嘉奖,并授予荣誉证书。退休医疗专家们到岗即刻参与临床传、帮、带教学工作,迅速进入带教角色,悉心带领各级医师进行疑难疾病的讨论,教授系统化医学知识,填补当地技术空白。24名医疗专家共参与指导完成手术232台(含疑难手术约30例),开展义诊39次,开展培训260次、培训医护人员3731人,合计诊治27602人次,日均诊治患者约460名,开展手术3.5台;农科专家在田林县农业农村局帮助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并组建公益群,开展消费扶贫累计销售滞留芒果约2万斤。为做好“银龄行动”,工作组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明确要求各县相关部门保障银龄专家食宿及待遇问题,事先落实经费专款专用,保障选派人才的生活补助及时拨付,并为帮扶专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此外,工作组组长多次赴实地慰问老专家,各地驻县同志也定期看望专家,协调解决生活中其他困难。
(黄萍萍/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