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扶贫车间产品展销对接会吸引市民围观。 杨泽胜 摄
中新网重庆3月25日电 (记者 钟旖)“我早上带了280件便当包、手提袋来展示。现在完全不够卖。”25日,在川渝联合举办的创新创业项目展示暨扶贫车间产品展销对接会上,参展商石仲飞感慨,“没想到扶贫产品这么受欢迎。”
为期2天的扶贫车间产品展销对接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现场,来自川渝两地18个重点帮扶县区的37家扶贫车间带来百余种特色产品,吸引市民品尝体验。农特食品、手工艺品、鞋靴服饰……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现出川渝扶贫车间的多元活力,每一个扶贫车间背后,也蕴藏着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期待。
41岁的重庆市酉阳县李溪镇居民石仲飞曾在浙江义乌办厂8年。2018年,他考虑到家中老小需要照顾,便回乡创业。其创办的文化用品厂主要生产中小学生补习袋、保温饭盒包、文件袋等,月产成品超15万件,年销售额逾800万元。
“目前厂里有80多个工人,其中18名是贫困人员。”石仲飞介绍,在外打拼每年光场地租金就要几十万元。扶贫车间不仅可享受地方政府的政策福利,还可带动留守人员就业,每月为他们带去两三千元不等的收入。
图为扶贫车间产品展销对接会吸引市民围观。 杨泽胜 摄
“2020年我们的产值达到1200万元,销售扶贫产品1050万元。”重庆市垫江县长龙镇汇钜就业扶贫示范车间主要生产销售米粉、粉丝等各豆类、谷类、薯类食品。负责人王固介绍,为更好地帮扶贫困人员,该厂于2020年3月在当地一贫困村建立了原材料基地,种植适用于米粉加工的特色水稻,直接带动40人人均增加收入17500元。同时,车间还通过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以购带帮等方式增加贫困人员收入。
“就业扶贫车间的设立,对村民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年届五旬的重庆宇隆椒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营销负责人刘军介绍,因看好农业市场广阔,他早年从国企辞职创业。为让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其扶贫车间为江津区9个贫困村捐赠了价值180万元的优质花椒种苗,还在全国8个省的贫困地区发展3万余亩花椒基地,带动140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刘军用“大有可为”一词形容扶贫车间的未来发展。以该公司花椒加工生产线为例,除了干花椒、保鲜椒、花椒油等传统产品,花椒香皂、除螨喷雾、花椒鞋垫、花椒磨牙棒等衍生产品也已上市,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目前,重庆市建成运营扶贫车间461个,吸纳近万名贫困人口就业。
下一步,重庆将坚持产业化带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化利用,加快推动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将扶贫车间打造成为发展车间、致富车间,建设成为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载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