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城乡融合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脱贫致富入民心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中国二十冶把落实央企社会责任真正转化为强大的思想动力,进而形成牢固的凝聚力,转化为坚决的行动合力,切实将“党建跟着项目走,支部建在工地上”落实在重大项目建设当中。以政治引领筑牢根基,以组织保障为坚实后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出了中国二十冶以基础设施提升带动脱贫增收的帮扶思路、振兴之路。
中国二十冶2016年首次进驻巴马,开展旧城改造建设,项目党支部与项目工作机构同步设置,既当好脱贫攻坚战一线的“指挥员”,也成为带头实干的“战斗员”,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攻坚战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项目党支部以广西巴马附近的红色教育基地为实践教育活动基地,学习老区革命精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夯实巴马区域项目支部基础管理,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身边无事故”,落实项目责任比业务,项目部青年党员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现代化网络手段,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唤醒强大精神合力,让“助力老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在每个员工内心扎实生根,弘扬发展正能量。
党员突击见行动 打通振兴“致富路”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完善交通路网建设能有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巴马旧城改造项目施工区域覆盖巴马县约8平方公里,涉及道路“白改黑”改造共计20条约15公里,还包括地下电力管沟、给排水、通讯管线、路灯照明、景观绿化、立面改造等施工内容。旧城改造项目中文化街、城北路等涉及3所学校,4所大中型幼儿园,1000多家商铺,道路宽度仅为11米,周边人流密集,施工推进难度大。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建设内容和要求,巴马项目党支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采取限时、限段、限行措施,精细穿插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夜间施工。
支部对接为百姓 安居乐业启新篇
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巴马六能移民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是当地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36栋多层建筑可提供安置房984套,解决移民安置3000余人,让孩子告别山高坡陡、蜿蜒崎岖的上学路,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梦想。 在六能“老乡家园”移民项目建设规划之初,中国二十冶就规划将壮区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小区建设和未来旅游发展中。
从入场施工到完成住宅交付使用、搬迁入住,项目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制定“立功竞赛”方案,以“站在排头不让,把住红旗不放”的责任担当,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实干精神,打造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意识的项目党支部。中国二十冶党委更是给予“人、财、物”的大力扶持,从各项目抽调一批专业对口、技术过硬的党员组成临时攻坚先锋队予以支援,及时调配项目攻坚过程中所需物资和设备,经过一年的艰苦施工,六能老乡家园迎来了首批贫困户搬迁入住。
当地村民卢光雄原本居住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子帽村,这里是石漠化的典型地区,房子阴暗潮湿漏雨,贫瘠的农田只种得出土豆。如今的卢光雄住进了依山而建宽敞明亮、带有民族特色的巴马易地搬迁项目楼房,在巴马县城开起家具店,做起了小本生意。正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让卢光雄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告别了穷山坡,搬到了新城区,开启了新生活。
育才扶志聚合力 教育扶贫结硕果
地方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对于贫困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才是拔除穷根的关键。中国二十冶以提升巴马教育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将扶贫与扶志深度融合,把教育扶贫贯彻落实到脱贫攻坚建设。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初级中学、巴马高级中学扩建等学校项目,切实解决了当地的孩子上学难的教育问题。
中国二十冶巴马区域项目党支部立足教育脱贫,以“精准资助”为目标,开展教育扶贫,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着力解决贫困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随着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中学项目的开工建设,中国二十冶巴马区域项目党支部在项目上办起了“民工学校”,采取“支部党员+贫困农民工”一对一帮扶的结对模式,对当地的乡村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王进存是民工学校的第一批学员,他白天在工地上做混凝土浇筑,晚上在夜校学习,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和实践很快就成为了工地上熟练的技术工人,经过系统培训后的王进存成长为产业工人,成了乡亲们眼中的“技术大拿”。“授人以渔”的方式掘开了富民增收的“源头活水”。
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初级中学占地109亩,校园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布置,设置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巴马旅游国际第一初级中学校道两旁树木林立,环境干净整洁,映入眼帘的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古典回型纹的建筑腰线、瑶族长鼓的栏杆、瑶族特有文字符号的建筑外墙,让人不得不回头多看两眼这“特殊”的建筑。在2020年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初级中学中考誓师的九年级瑶族学生王英蓓,现如今已顺利升入巴马高级中学,熟悉的中冶蓝依然将陪伴她度过为梦想拼搏的三年时光。她谈到:“今年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我来说都是十分特殊的一年。中考快来了,我一定不辜负为我们安心读书付出辛劳的建设者们。”
技术攻坚激活力 产业振兴图发展
随着巴马棚户区改造、巴马国际旅游区集散中心等系列重大民生项目逐一落地,中国中冶在广西巴马不仅改善了城市界面,为巴马产业帮扶、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案例,更是中国中冶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见证。
巴马国际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是巴马瑶族自治县重大旅游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用地237亩。为让旅游中心第一眼抓住游客眼球,体现“长寿之乡”的特色。设计团队设想以双人建筑结构形成“人人寿”造型呼应巴马当地长寿文化理念。然而造型别致,背后却是建筑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加之地下室顶板为空心楼板,让项目施工遇到难题。为了解决楼板承载力的问题,又要实现符合旅游景区特质的美观外形。中国二十冶巴马区域党支部成立了一支以青年党员为主的技术攻坚队,夜以继日地实验建模,通过BIM信息化处理技术,加强施工测控技术与数据复核,创新使用支点可调模板支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快速曲面支模的方法与装置、曲率可变模板等一系列施工工艺,解决了房屋建筑中地面为空心楼板、屋面梁为曲面梁等技术难题。以中冶央企技术团队全力推进康养旅游发展,打造“旅居康养”综合体助推乡村振兴。
中国二十冶在巴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如为激活“细胞”搭设的一条条“动脉血管”,乡村振兴的动力也将通过“血管”工程的建设惠及更多群众。进入新阶段、迈向新征程,中国二十冶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建设中,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投入到“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建设主战场,建设更多人民满意工程。(作者:朱叶静 孙尔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