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基础学科:科技、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基础学科是指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运行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一般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历史等。基础学科是人类知识探索的结晶,是科技、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奖主要是颁发给获得重大基础学科研究成就的人才。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在大学阶段学习基础学科?一般而言,既要考虑到孩子各科学习的全面、均衡,更要考虑到孩子的特长、天赋、志趣乃至偏好,是否对数学、物理或者哲学、历史等有着天然的兴趣与志向。清华大学叶企孙物理班的朱邦芬教授认为,主动性、兴趣、使命感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三个重要维度。一些高中学生选科或选考时,不是先看自身的兴趣优势和学习基础,而是把如何避免与“强手”相遇当成了首要任务。因此,由于物理等基础学科难度较大,在一段时间导致报考人数下降较快。

事实上,基础学科的学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作为家长,孩子在高中选科和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选择基础学科,就需要考虑孩子在这个学科方面的学习基础、兴趣和未来进一步深造的规划和职业选择。

报考基础学科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高考,第二个是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为基础学科制定的遴选制度,注重考查学生的特长与偏好,最大程度减少“应试”元素,探索通过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选才的科学性。申请强基计划的考生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考成绩优异,高校一般要求高考成绩在一本线及以上,有部分学校还对分数做了具体规定。二是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录取,如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等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强基计划既是通往名校的通行证,也是学生选择的试金石,通过强基计划选拔到高校读书的学生不能转专业,而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到高校学习基础学科的学生无此限制。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将其简单当成进入名校的跳板。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通过建立书院制度、导师制度和学分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如清华大学为落实强基计划,学校成立了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等五大书院,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微、未央和行健三个书院则负责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部分学生将可以同时获得“理”“工”两个学位。一般高校的基础学科教学虽没有这么高的“待遇”,但各高校也通过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等方式探索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方式。

各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能否学习成功,关键在学生。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同学虽得到强基计划的“标签”,但入学后并不能适应高强度和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否通过强基计划选读基础学科,都需要持续努力学习。

应该说,基础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基础扎实,继续读研的比例会比其他学科高,并且具有非基础学科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与学科优势。如果不继续深造,可以从事教师、专业技术等工作。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训练有素的思维能力,会对他们的职业和人生有很好的帮助。

(作者:李立国,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