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智慧农业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了系列显著成果。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近日公布一批“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案例”,阜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入选其中。据了解,该平台投入运营以来,提升全县农业经济效益超17.4亿元;辐射示范应用企业用户、新型经营主体用户等超300个。

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村生活等多个方面,对大数据平台的系统性、协同性均有着较高要求。针对县域农业发展特点及升级需求,阜宁县提出打造“阜宁151智慧农业工程”,通过明确1个农业农村时空数据治理平台;农业生产应用平台、农业经营应用平台等5个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1个领导决策驾驶舱的建设框架,以及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总体目标,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阜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核心在于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的数据化、在线化改造。

面对多样的应用场景与复杂的产业链条,阜宁县结合自身杂交稻制种大县、产粮大县的农业农村发展特点,着重从种植监管、标准生产、加工仓储、精准营销等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采用“一镇一基地”的模式,率先在全县优质稻米基地、种业试验区、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等重点地区全面实施智能化农业数字改造和大数据技术示范应用,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技术突破与应用推广。

在最为关键的粮食生产方面,搭建了以“时”、“空”为核心逻辑的数据体系。平台采用高清遥感影像数据,将监测范围缩小至逐个地块,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实时精确的气象数据以及物联网数据等多源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可视化展现,为种植农户提供精细到地块的具体农事建议,同时帮助农业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农业生产存在的隐患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提高管理决策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基于以数据为指导的决策管理与农事操作,阜宁县可实现每年每亩耕地节水80方、节肥15公斤。平台不仅从源头上保障了粮食安全,也真正地实现了“向大数据要效益”。

此外,还设置了“重大项目智能管理”模块,针对县域范围内涉农重大项目进行监督考评。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项目上,平台可实现审批在线化、监管信息化,以协助相关部门高效合理配置专项资金、资源流向,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阜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由阜宁县委、县政府总体规划支持、县农业农村局具体实施、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设。当前,平台已在阜宁全域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使用,解决了百姓“看天吃饭、劳作量大”的生产问题,种养大户“增产不增收、凭感找市”的经营问题,减轻了农技人员“抓千害虫、找万病苗”的农情测报分析工作,优化了管理人员平台多、事务杂、效率低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方位的提质升级。(周仁)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