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周刊》电子杂志官方网站

中国公益周刊_壹周公益悦读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冬奥会冬残奥会为无障碍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昨晚,国家速滑馆开启夜景模式变身“金丝带”,欢迎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各国运动员。虽然不承担北京冬残奥会竞赛项目,但在本届冬奥会正式投用的国家速滑馆15天内13次打破奥运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已成为世界滑冰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张文宇摄

昨天,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举行北京冬残奥会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针对冬残奥会的一些特点,尤其赛事特点和运行规律,残疾运动员等人员的一些肢体和躯体相关功能障碍、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会采取一些特别的温馨措施。

雪上场馆增加造雪 应对气温回升

从昨天起,北京冬残奥会迎来9个比赛日,中外运动员将参与6个大项78个小项的角逐。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介绍,北京冬残奥会共使用28个场馆,包括5个竞赛场馆和23个非竞赛场馆,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5个竞赛场馆延用冬奥会已有场馆,冬残奥村延用三个赛区的冬奥村,相关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运行团队也将继续服务于冬残奥会,保持同等的场馆运行水平和服务标准。

目前,各个竞赛场地已经国际残奥委会及相关单项体育联合会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竞赛器材按照国际顶级赛事标准配备,场馆无障碍设施也符合运行要求。

气温回暖,北京冬残奥会比赛会受影响吗?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介绍,冬残奥会期间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而且降水偏多,加上春季大风天气比较多,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雪上场馆面临着高温、融雪、大风等天气影响,可能会对赛事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赵卫东说。

首先是场馆会在阳坡和易受高温影响的区域增加造雪。其次,及时对雪道开展塑雪工作。比赛期间,还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防止高温天气使赛道表面软化。此外,冬奥组委已经与国际残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建立了赛事的议程变更工作机制,赛时将根据天气情况做好竞赛日程的变更和应急的处置,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针对赛事特点 采取特别防疫措施

在疫情防控上,冬残奥会和冬奥会一样,执行第二版《防疫手册》要求。针对残奥会赛事特点、运行规律,以及残疾人员肢体、躯体等功能障碍、行动不便等实际情况,此次还采取了特别的措施。

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举例,比如针对极少数残疾人士,由于脊髓功能障碍导致体温功能异常,提供相关通道,通过提供医学证明等材料,经过专业人员判断可以允许其不受影响地参加比赛。再如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佩戴口罩,允许佩戴防护面屏。另外一些人员可能需要使用唇语交流,可以暂时摘下口罩,交流完再戴上。视障人士也可以携带导盲犬来引导其做相关工作或服务。

9000余名志愿者服务冬残奥会

目前,赛会服务保障也全部就位。

杨金奎介绍,冬残奥村按照北京无障碍指南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为残奥运动员及随地官员提供优质服务;18家签约饭店新改造无障碍房间109间。医疗方面确定了41家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医疗救助服务培训,并在相关场馆提供轮椅、假肢维修服务和导盲犬兽医服务。交通方面,投入1898辆车辆服务冬残奥会,其中包括280辆无障碍车辆。志愿服务方面,共有9000余名志愿者服务于冬残奥会,其中有12名是残疾人志愿者。

以北京冬残奥会举办为契机,主办城市无障碍环境将得到提升。杨金奎透露,目前正在组织编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中国方案》,将总结展示冬奥场馆无障碍建设成果,并作为冬奥遗产,为推动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示范参考。同时,正组织编写冬奥会竞赛组织知识手册,为冬残奥举办和发展冬残奥体育运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本报记者 任珊

(编辑:HCF  审编:admin)

本网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公益周刊——壹周公益观点。

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