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西藏尼玛县与亚东县的五所乡村学校迎来一场温暖的“知识落雪”——脱口秀演员付航通过“阅读阅中国”公益项目捐赠的“国门书屋”正式启用。
尼玛县中学、尼玛县申亚乡小学、尼玛县第一小学、亚东县亚东实验小学以及亚东县上亚东乡小学,每所学校获赠约2500册图书,共计12500册书籍跨越山海。这些书籍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筑起一座座精神灯塔,让牧区的孩子们在文学世界里“触摸”《海底两万里》的浪花,“仰望”《太空地图》中的星河,在藏汉双语的童话里听见远方的回响。
书页翻动时,雪原响起春天的声音
“这里的风会刮走草场上的羊群,但刮不走书屋里的故事。”在尼玛县第一小学的捐赠仪式上,校长指着屋檐下叮咚作响的风铃感慨道。原木书架上,《中国国家地理》与《藏地传说》并肩而立,加厚毛毡坐垫缝着牦牛图案,窗边特意增设的“晒阳阅读角”洒满高原的阳光。
付航虽未能踏足这片土地,却以书籍为载体传递关怀。他挑选的图书兼顾文学经典与地域特色,孩子们翻开书页时,仿佛能感受到捐赠者的心意随着文字悄然流淌。
书籍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在尼玛县中学,课间冲向书屋的身影成了新风景。初三学生次仁措姆抱着《飞鸟集》眼睛发亮:“以前我以为诗都写在经文里,现在发现云朵、溪水和风之间都蕴含着诗意。”她的笔记本上抄满泰戈尔的句子,藏文注解旁还画着戴爆炸假发的小人——孩子们自发创作的这个卡通形象,已成为校园里最受欢迎的“阅读图腾”。
牧区孩子们通过阅读接触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书页间感受草原之外的世界。一本本图书不仅带来了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来自世界屋脊的书信
捐赠一个月后,高原的书香开始向外界传递回响。亚东县上亚东乡小学的感谢卡带着牧草清香,作业本裁成的纸片上,歪斜的汉字间跳动着藏文注音:“原来狐狸不只会偷羊,还能当小王子的朋友。”
孩子们对阅读的热情随处可见。课间时分,尼玛县申亚乡小学的走廊里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坐在一起,冻红的手指小心翻动着《平凡的世界》的书页。一个男孩用藏语向同伴解释“双水村”:“就像我们山谷里的三个牧场,只不过他们用锄头,我们用乌朵(牧羊鞭)。”
随着“阅读阅中国”公益项目的推进,“国门书屋”的温暖仍在高原上蔓延。
https://gy.youth.cn/gywz/202504/t20250402_15919325.htm